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A股里一半都是量化机器人量化投资再引关注
TUhjnbcbe - 2023/3/6 8:52:00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令我震惊年的视频。

视频开头便是一句暴击:现在每交易两只股票,就有一只是机器卖给你的!

然后开始:不管股市如何涨跌,用量化交易都能盈利,这量化交易就是资本压榨散户的利器。是使大A暴跌的元凶。

随后一句:散户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躲过了黑嘴、狗庄;躲过了黑天鹅和公司暴雷,现在还要躲避量化交易的扫射,这还能玩吗!直接将情绪烘托到高潮。

最后话锋一转:有远见有才华并且更灵活的个人经理要比量化交易表现更好。

虽然捧高踩低的意图十分明显,但依然引发了大家对于量化交易的热议。

有人义愤填膺地说,量化交易就是一场骗局,它已经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必须制止!

有人乐呵道,极端行情量化就完蛋,一遇熊市就挂,不足为虑。

还有一些评论比较中肯:量化就是一种正常交易手段,有些人可能是没遇到适合自己的量化交易系统;量化就是工具,不是神话。

一个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才会形成几派不同的观点,这才能够讨论得起来。

有人唱好,就有人唱衰,各自立场视角不同,所以看法不同,这很正常。

但平心而论,那些对量化交易抵触的评论或许是很多散户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会对量化交易有很多负面看法?

1、或许是被带节奏了。

量化交易有罪论,时不时在大盘行情不好时,被一些自媒体拿出来遛一遛,如果看多了这类观点,潜移默化中就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将量化交易与大跌暴跌划等号。

2、或许是尝试过量化交易,但没找到适合自己的从而亏钱了。

3、或者是觉得量化交易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大失所望。

无论何种原因,今天作为一个量化行业从业者,我很想和大家伙一起探究:

量化交易为什么具有这么高的讨论度?

散户能够凭借量化交易逆天改命,跑赢大盘吗?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量化交易讨论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投行、私募、机构凭借量化交易赚到了绝大多数股民赚不了的钱。

为什么很多人追捧巴菲特、段永平?

因为人家通过价值投资赚到了绝大多数股民赚不了的钱。

然甲之蜜糖,彼之砒霜,向成功者学习没有错,但我们常常忽视一些决定成败的因素。

正如价值投资长期主义以年为单位,巴神段爷他们往往坚持十几数十年,这其中这对于投资者的心态、资金门槛要求都非常高一样,量化交易由于其策略技术、数据资源等条件限制,因此同样有很高的门槛要求。

而散户跑输大盘有两大自主特征:

1、大盘上涨它不涨,大盘不跌它下跌的自选股。

2、追涨杀跌,永远拿钱补仓的自助式炒股。

对于价值投资,每一个投资选择都需要投资者自己取舍。

因此没有外力干扰时,这些情况尚可以说是自己因为种种因素的操作失误,还需要继续修炼。

但同样的情况如果有了一层外力干扰呢?

选择了某个量化交易系统,使用了它的策略进行交易,这当然可以通过怪罪外因来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

可是量化交易本身其实有很多种交易策略,有很多种参数设置,风控选择,一只股票在面对不同行情,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模型……量化交易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不过,这重要吗?

这不重要,因为有些言论将量化交易捧得太高了,投资者一次实践的失败,就足以使量化交易的神话覆灭。

但量化交易其实从来就不在金融神坛上。

量化交易从一开始就不与金融挂钩。

麻省理工数学教授——爱德华·索普(EdThorp),他于年代首创第一个量化交易对冲基金。

与陈省身、杨振宁均有过合作的著名数学家西蒙斯40岁半路出家,创建了之后响彻世界的大奖章量化基金,至此彻底打响量化交易。

所以你发现了吗?

量化交易是一群数学家依据市场运行规律折腾出来的。

它本质上就是通过算法、策略、代码组合,借助计算机运行的,量化交易是一种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产物,并且这些算法策略不能一劳永逸,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它们进行更新调整,否则容易失效。

量化交易于金融系统革新如同工业革命般,日趋成熟的量化交易也衍生出了量化金融这一单独学科,将美国整个金融生态提升,推动美国经济超前发展。

目前美国前20的对冲基金全部采取量化交易,如桥水基金、索罗斯基金;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名校都开设有量化金融学科;很多量化投资人才来自统计学、高等数学、程序代码工程以及人工智能方向。

我国于年便引进量化交易,年,由于市场行情变化,国内机构的量化策略也曾遭遇大规模失效和更新调整,此后更是经历了一番优胜劣汰的行业角逐。

要知道市场里的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叫做机构,另一类是散户(个人投资者),当机构购买一只股票后,股票表现往往涨得比股市多,而散户购买股票后,股票的表现明显差于整体股市表现。

既然量化金融是一门专业学科,量化交易是一种工具手段,

那如果散户使用这把工具,是不是就可以逆天改命,跑赢大盘?

我的答案是不能。

一、硬件

散户使用量化交易就如同从冷兵器时代升级为热武器时代,但散户的资金有限,所能接触到的策略模型也有限,就如同你只有一把加特林,一把AK_47以及十发备用子弹,但机构的备用*火有一个仓库,武器种类更是坦克大炮应有尽有。

我们必须要客观的看待这个事实,散户作为个人,与机构抗衡是很困难的,散户跑输大盘,这并不是A股专属,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甚至在牛市,散户跑输大盘的现象更明显,年至年美国市场研究也显示70%左右美国散户投资者在六年里是持续跑输大盘。

跑输大盘并不代表就不盈利,而是相对于机构,散户必然是输的多,赚的少。

那散户还有必要使用量化交易吗?

或许散户没有可能跑赢大盘,但并没有说散户不能追赶上大盘,不是吗?

就如同年至年那一批超越了大多数散户的30%的存在,只要你站在了70%群体的肩上,你就已经赢了。

二、软性条件

你现在拥有了一把AK_47,但可惜你扫射一通,一无所获。

相同的武器在不同人手里作用也不同,再好的武器不会使用,威力也发挥不出来。

策略由你自己选择搭配,参数由你自己设置调整,交易计划由你点击开始,也可以随时被你终止。

虽然由于机器运行,量化交易可以做到随时盯盘,严格执行计划,克服很多人性的弱点,但它终归为人所用。

而人性的弱点太难克服了。

很多散户原先在股市里自主炒股犯的错,在使用量化交易后,反而被放大加强了。

“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是量化业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构建你的投资策略(计划),执行你的投资策略。策略是投资的核心,整个投资的过程就是去构建策略,验证策略,优化策略,再次验证策略,直到构建一个风险和收益都符合自己要求的策略,然后忠实的执行策略。

但一些散户接触量化交易,构建了自身的交易计划后,并不能去忠实地执行计划,或许因为“听到朋友的小道消息”;或许“对于自身计划的不自信和自我怀疑”;或许因为运行了几天没有盈利……种种因素下,他们最终选择停止计划,或者更换。

因为太想赢了,有多少人谈起医药、光伏等所投资的行业仿佛是行业专家般头头是道;可以从国债讲到解放南路;可以从康波谈到北向资金;嘴边每天挂着“市净率与市盈率”“阴跌与止损”“K线与MA”,想要在每天庞杂的新闻中抽丝剥茧,杀出血路。

而可投资的本钱越少,越输不起,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溃不成*,前功尽弃。

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显示,A股个人投资者年1月至年6月期间其中亏损最多的人群,是账户市值10万元以下的散户,平均亏20.53%。

怎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克服弱点?

最好的财富密码,就是忘记密码。

你所选择的量化交易计划便是你的密码。

放入计划中的资金便如同薛定谔的猫,不用再理会,你要相信你的交易计划,相信你自己。

你要相信,从前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投资的个股从50块6毛1涨到块3毛8再跌到30块7毛2,而现在量化交易会在高位拐点卖出,在低位拐点买入,从前不能利用的跌宕起伏,如今都是自己赚钱的契机。

你要相信,从前面对单边上涨,总是坐不住,卖飞卖空,而如今机器执行交易计划,循序卖出,让你不再错过高位持仓的丰厚利润。

你要相信,从前面对单边下跌,不愿割肉,变成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如今机器执行交易计划替你及时止损。

而这种平和的心态与信任感需要建立在你将自身的投资多元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试错成本的基础上。

因此请建立正确的炒股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但风险是金融系统不可或缺并且不能回避的事实,K线图不是我们的心电图,它反应的就是市场的客观运行,作为散户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理性看待市场,利用市场规律的重要性。

愿大家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投资理念与方式,尊重敬畏风险,迅动量化愿与大家一起寻找股市的圣杯。

1
查看完整版本: A股里一半都是量化机器人量化投资再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