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时间:9:30
本节目于年5月24日(周日)上午09:30分,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健康同行》栏目准时播出,敬请期待!!
08:13有时,生命很脆弱,看似健硕的身体,顷刻间也许就会倒下;
有时,疾病来势汹汹,措不及防,它随时能吞噬人的生命!
特别是突发胸痛,急性心肌梗死......
与病魔竞速,与时间赛跑,拯救生命,救死扶伤,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院胸痛中心,随时待命,快速出击,为胸痛患者搭建经得起托付的绿色通道,抢救生命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
38岁的王先生和妻子午饭后在路边散步,出发前王先生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可不知怎么回事,他突然感觉胸口疼痛难忍,满头大汗,倒在了路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在逐渐加剧,妻子不知所措,急忙拨打了。
医院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在10分钟内完成18导联心电图后显示,患者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种急性心梗十分凶险,患者随时都有心脏骤停猝死的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众所周知,在急性心梗发生后的分钟内,是抢救患者的*金时间。心梗的救治方法有两种,急诊介入治疗和药物溶栓治疗。急诊介入治疗为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救治方法,具有救治成功率高、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药物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相对较低,并有出血风险,不作为首选治疗。
生命危重,性命相托,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急诊医生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家属同意进行介入治疗后,立即在救护车上给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并一键启动先救治后收费绿色通道,导管室、院内医生及介入团队立即进入导管室,完善手术准备。绿色通道的开通,为患者展开及时救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医院后,在前往导管室的电梯间,患者突发室颤,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在电梯间展开救治,短时间内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危险。
一切要给生命让道,患者病情危重,绿色通道绕行急诊科、心内科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直达介入手术室,期间再次出现室颤并抢救成功。与患者家属签署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介入手术立刻开始。
医院胸痛中心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行规划建设,整合了急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室等相关资源。与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实现胸痛治疗高效快捷的绿色通道,目前该院胸痛中心已取得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
一边是患者家属焦灼的等待,一边是医护人员凝神聚力,拯救生命......
行动果敢,处置得当,抢救及时,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闭塞血管,全程用时34分钟,低于全国胸痛中心90分钟标准时间。心梗患者的急救是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考验,此次救治的成功,也展现了医院胸痛中心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救治的实力。
医院胸痛中心丁怀兰主任强调,不论在任何地方,无论年龄大小,如果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出汗的情况,要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医院,相信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缩短救治时间,尽全力抢救患者生命。
对于心梗,很多年轻人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它离我们还很遥远,总感觉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急性心梗已经向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很多年轻人由于日常生活中抽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已经加速“爱”上了年轻人。38岁的王先生如不是及时有效的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为心梗患者的紧急救治筑起坚强堡垒;仁者仁心,护佑生命,他们用执着和坚守重燃生命的光亮和希望,医院胸痛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践行医者初心,谨记医者使命,为提高胸痛救治成功率,实现全民胸痛认识无盲区,推动胸痛患者早识早治而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健康同行》
《健康同行》栏目创办于年4月13日,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支持下,栏目组努力践行媒体责任,大力弘扬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向公众传播有价值的健康素养和健康理念,努力营造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着力打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