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QRS复合波基础心电图连载06
TUhjnbcbe - 2022/7/14 16:49:00

第04期QRS复合波

QRS复合波的波形方向或偏移决定了加在QRS复合波各部分上的字母(图14)。QRS波群中,第一个偏移是负向的,称之为Q波。首个正向偏移称之为R波(其前可有Q波,也可无Q波)。R波之后的任何负向偏移均称之为S波。如果还出现了第二个正向偏移,则称之为R’波。如果第一个波是负向的则称之为Q波。第一个波是正向波(不管有无Q波)则称之为R波。R波之后为负向波形称之为S波。如果S波之后再次出现一个正向波,则称之为R’波。左心室去极化首先发生于左室间隔(通过室间隔或左束支的中间支传导),方向为从左向右。因此正常情况下心电图上会在Ⅰ导联和V5~V6导联上出现一个小间隔Q波,V1导联上出现一个小间隔R波。心室余下部分的激活则是从右向左,从近端到远端。因此,在心电图上Ⅰ、Ⅱ、aVF和V1~V6导联的正常QRS波为正向,而aVR导联的QRS波为负向。在V1导联可能会出现一个小的R’波,这属于正常变异,表明右心室有轻微的传导延迟。QRS复合波可能出现切迹,也是一种正常变异。▲v1导联QRS波呈Rsr`图形由于胸前导联反映的是从右心室到左心室的激活,因而初始室间隔力是朝向V1导联(小R波)而背向V6导联(小Q波)。其余部分的左心室力是背向V1导联(从而出现S波)而朝向V6导联(从而出现R波)。因此,从V1~V6导联,R波的幅度逐渐变大,而S波的幅度逐渐变小,即R/S比值≥1(即正常波),或者在Ⅰ、Ⅱ、aVL或aVF导联上或V4~V6中两个连续导联上Q波的时长超过0.04s且深度1mm,出现这种情况即表明有陈旧性心肌梗死(MI)。Ⅲ导联上孤立的Q波通常没有多大意义,可能是正常的。如果在Ⅱ导联和(或)aVF导联上出现明显的Q波,则诊断为心肌梗死。正常的QRS复合波时长为0.06~0.10s。如果QRS复合波时长超过0.10s,胸前导联和(或)肢体导联的QRS波幅度增大,说明体表记录的电压增高,多见于年轻人、胸部瘦小者、无肺部疾病者以及心肌肥大患者。▲正常心电图QRS幅度低定义为:每个肢体导联的QRS幅度均≤5mm,和(或)胸前导联的QRS幅度均≤10mm。可以表明传导到体表的搏动减小,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肥胖、心包肥厚、心包积液或者心肌群减小所致。小间隔Q波多见于肢体导联和外侧胸前导联。明显的(病理性)Q波,即在V1~V3导联出现的任何Q波(虽然在正常情况下V1~V3导联上可出现Q则认为有室内传导延迟(IVCD)。当QRS时长为0.10~0.12s时,如果其伴有类似于RBBB或LBBB的形态,通常称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或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然而,由于希-浦系统的传导完全或无,而非不完全性,因此室内传导阻滞(无论是左心室还是右心室)才是一个更加合适的术语。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时,QRS的时长≥0.12s;QRS会呈现特殊的形态。当QRS复合波有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征时,则为室内传导延迟(IVCD)。QRS时长为0.16~0.22s时,多见于严重心肌病、药物副作用或高钾血症。如果QRS时长为0.24s,病因就是高钾血症。

--未完,后续--

连载回顾:

心电图各个波形成原理详解心电图各个导联系统心电图分析步骤心电图正常波形及间期P波与PR间期文章内容图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来源于:波德瑞德(Podrid)临床心电图解析·卷1;主编:菲利普·波德瑞德等;译:郭继鸿等。

点击最下方“阅读全文”,马上拥有全套心电图(1-6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QRS复合波基础心电图连载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