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级心电设备不具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因此并不能用作就医参考;
医疗级心电设备具有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一定程度上可以做为医生诊断的依据。
而其中,医疗级心电设备又分静态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和心电监护仪三种。
静态心电图机(ECG):可以理解为心电设备里的全能战斗机,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心率失常症状,以医院常见的12导联心电图机为代表。鉴于它属于医疗专用范畴,它的精度和标准自然都是最高的。动态心电图机(Holter):俗称“背盒子”,可以理解为长期弱版的静态心电图机,主要是用于记录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也就是动态)的心电图机。不过,鉴于其检测的时间较长,可以接受的检测误差也相对大些,如果符合相关标准,一定程度下可作为就诊参考。心电监护仪:一种是指ICU病房里用于对危急病人的监测预警设备;本文中所提到的心电监护仪是指日常简单记录心电状态的仪器,一般精度较低,不可做为ECG和Holter的替代。而现在大多市面上的心电监护仪主要分为光学心率式、单导接触/手持式、单导贴片式和标准导联式(多导):光学心率式:AppleWatch等可穿戴设备都走这个路线,典型特征就是那一道绿光……不过,这一数据只能做为心率的日常追踪,但是在精准度上,可能并不具备太多的医学参考价值。单导接触/手持式:大多数老人家里的就是这一款,这类设备只适用于短时测量(少于24小时),比如用户感觉有点不舒服时,可以测一下。单导贴片式:因为它只要启动开关,贴在胸前就可使用,其轻便简单的特点成为了不少用户的新宠,并且可以直接通过蓝牙和手机App连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平台。标准导联式(多导):精确是它的最大特点,它也成为了家用心电图机的权威。一句话,方便和准确难两全。使用步骤越复杂的设备,对老人而言,学习成本也就越大,可能出现的误差也就越大。因此,许多商家现在也在着力开发使用简单但是准确的心电仪器,尽力实现“无误差”的心电图监测。03看不懂心电图,怎么办?“2高3,3高5,其余上下差1个,电轴左偏老大好,老三无能走下坡……”
这是“看懂心电图的十大口诀”之前两句。连看个图都需要背个口诀,再结合我们记忆认知里心电图的模样,大概不难想象,要看懂心电图,需要受过相关的培训,或者要利用机器读图才能实现。
那么在家测个心电图,老人如果看不懂,一般倾向于找专业人士来进行分析和诊断。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心电设备+互联网化的“联姻模式”也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里。
不少商家会在配套的手机App上设计了自动读图的功能,通过算法,系统就会立刻就能检测出心率异常的症状,发出危险警告。老人们不用再担心看不懂的问题,相当于拥有了一名随叫随到的“家庭医生”。
家用心电图监测,不仅能随时做心电图,而且有智能软件出结果及在线医生实时解读,可以对心律失常做一个预诊和粗筛,作为心脏类疾病的早期预警,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从而挽救生命!
点击下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