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心电资讯
人工智能在远程心电云平台辅助决策基层危急值心电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心电图诊断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尤为有效,但我国精通心电图诊断的医生比例不到3%,供需比严重不平衡(1∶),诊疗人才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缺乏精通心电图诊断的医生(该类医生医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各地纷纷通过建设“远程心电云平台”的方法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以解决上述矛盾。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人群数量逐年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并上传至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心电数据呈几何级增长,危急值心电图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如何辅助医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心电图诊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电图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心电图诊断需求,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起源于年艾伦·图灵对机器智能的测试。AI通过利用各种模糊逻辑理论的分类及回归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输入的经验和信息,以及构建概念,完成人类易于执行但难于形式化描述的任务,其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能力优势明显。
目前,AI已经成为医疗创新的前沿领域,从新药研发、疾病预测、高级成像到医疗管理等环节,均离不开AI技术的支持,AI已成为医疗行业的有力辅助和支撑。因此,探索如何应用AI技术更好地协同医生判读心电图、优化心电图诊断流程、提高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并上传至远程心电云平台的份12导联静态心电图,阐述AI在远程心电云平台辅助决策基层危急值心电图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年6月至年6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远程心电云平台的12导联静态心电图。
心电图经AI(AI组)诊断和专业心电图医生(医生组)诊断后,符合“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心电图纳入危急值组;
诊断结果符合“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的心电图纳入正常组;
诊断结果虽异常但不符合“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心电图纳入阳性组。
本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银一医伦理第(-)号〕。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同时具备AI诊断结果及专业心电图医生诊断结果的12导联静态心电图。
排除标准:
(1)一般资料不全;
(2)缺失“上传时间”或“诊断时间”项;
(3)缺失AI和/或专业心电图医生诊断结果。
1.3 病例采集方法
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使用指定账号登录纳龙系统采集端,通过系统采集端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有无不适症状等),采集患者15~30s12导联静态心电图,并通过4G/5G网络自动上传至远程心电云平台。
远程心电云平台将原始心电图数据按预设调度方案分配至相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属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进行诊断。在诊断中心的分析诊断端病例管理界面可以显示患者信息、心电图检查时间、上传时间、数据来源单位及采集人员的联系方式。
1.4 预警及诊断流程
远程心电云平台心电AI诊断算法(AI智能分析)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的心电数据进行AI智能分析,将符合“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心电图自动推送至诊断分析端并进行声音提示,同时通过后台智能调度,将此类病例自动推送至目前登录医生中最高职称者的诊断界面并置顶(夜班或节假日时自动推送至值班医生诊断界面),以危急符号标识预警。
系统确保在相应医生诊断完上一份心电图时自动打开预警心电图,同时将此病例信息推送至该诊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