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动医院常规开展的心电学项目,它摄取的心电信息多,数据量大,分析功能全面,临床应用价值也与日俱增。相对应的,工作量大,分析周期长,对仪器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怎样选择一款“好用”的动态心电图仪呢?今天我就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聊聊。
硬件技术
评价动态心电图仪器,永远把硬件抗干扰能力放在第一位。
干净的图形,平稳的基线是基础的基础,这一条做不到,一票否决不犹豫。如果基础的信号数据就乱成一团糟,继后就算有多强大的数字滤波能力、多先进的分析判别软件,多完美的检测项目都是没用的——没有高质量的信号数据,就没有一切。
高质量原始数据的获取,除上述外,还要考虑一些与之相关的因素:
比如仪器的续航能力,同样是一节电池,持续工作3天甚至以上的要好于1天的,稳定工作电压在1.5V的比3V甚至6V的要好——在低于稳定电压环境下,心电放大器工作点会漂移不定,严重影响图形的数据质量。
再比如,导联线坚固耐用的要好于容易折损的,这项评价要占比较大的比重——导线磨损断路前,一定有一段过程:先是导电阻值逐渐增大,或与绝缘胶皮外的屏蔽线短路,这些故障的结果直接导致导联线的“亚健康”,虽然“还能用”,但心电信号的干扰伪差多。
所以在挑选动态仪时,建议首先淘汰那些在导联线坚固耐用方面有问题的品牌。
软件编辑技术在心电数据有质量保证的基础上,把智能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的编辑软件放在第二位。
前面说过,动态心电图的特征就是数据量巨大,把这些巨大的工作量放给机器做,希望就是多多益善。
首先看仪器的自动化分类功能。在通常情况下,自动分析功能越好,心搏-节律的分类就越接近实际,人工矫正编辑工作就越少,也就越省事。
除外心电数据质量和分析设置因素,那些误判的项目多,比率大,又没有明显干扰因素解释的仪器,不优先考虑。
不要指望仪器的自动分析能解决全部问题。往下的人工编辑部分,非常重要。:
1、有无功能全面、操作简捷的Demix模板编辑技术
Demix模板编辑技术的核心,是将QRS波群按形态的不同放置在相应的模板内,然后各自进行同位叠加,通过反向技术,“揪出”那些“出格的”心搏进行识别与重新标记,同时秒杀无心搏成分的干扰杂波。
Demix技术的亮点是,清晰细致的QRS图形分类,高效的批量编辑处理。是图的形态分类编辑最好方法,没有之一。
这里说明一下:Demax编辑技术是著名心电专家卢喜烈老师的创造发明。每当我用Demix技术爽快工作时,都会想到卢老师,由衷产生崇高的敬意感。
2、Beattobeat直方图
如果说Demix技术是编辑QRS波群的形态分类,那么心搏间期直方图就是比较给力的节律分析编辑技术了。
直方图编辑技术的实质就是,将R-R间期由短到长在X轴上分组排列,纵坐标显示相应长度的RR间期出现频次。
在QRS形态编辑分析的Demix技术支撑下,直方图才能出彩的完成节律分析与编辑,否则,分辨不出组成RR间期两个波的属性是什么,比如,是窦性N与房性S,还是室性V与干扰X。从而也无从谈起复杂疑难心电图的分析。
3、散点图编辑技术
散点图技术涉及Holter节律分析编辑和心律失常诊断两大领域。
如果有t-RR散点图参与,是目前最好的Holter节律编辑技术(也是没有之一)。该技术的主要亮点除上述外,对节律变化分析的敏感度是任何其它技术都不能比拟的。这点在临床非常实用,比如舒张晚期房早,可以在正常窦不齐扎堆的地方通过逆向技术和人工辨认将其揪出。
这里说明一下:t-RR散点图技术是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向晋涛老师的创造发明。我编辑分析Holter离不开散点图。每当我用t-RR散点技术爽快工作时,都会想到向老师,由衷产生崇高的敬意感。
鉴于散点图技术的临床实用性和迅速普及的形势,对该项短板的仪器请慎重考虑。因为你今天可能不太熟悉,并不等于明天你不喜欢、应用它甚至依赖它——借用一句广告语:用过的都说好。
其它分析项目及功能,如起搏标测通道及分析,心率变异,窦性心律震荡,心率及连续心率减速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护功能等……限于篇幅,不多讲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与取舍。
最后一个问题:
Holter检测仪器导联通道数的选择3导,12导还是18导,哪款好?我的回答是这些仪器各有所长——
18导联的最全面(请参考18导心电图和Holter监护仪临床应用价值有多大?);
12导的最常用;
3导的最简捷。
就个人来说,我更看好3导的,因为,在高质量心电数据的获取方面,3导机无疑的最具保证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下次我将和大家讨论一个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分析基本功问题:
典型房室双径路,体表心电图有哪些表现?
谢谢大家。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