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我给家人买保险的经历,上一篇分享的是核心责任为保障身故和全残的寿险和意外险,今天接着来分享保障重大疾病的重疾险和医疗险。
一、重疾险非常重要重疾险,赔付病情比较严重,治疗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只会赔付合同里约定的疾病(病情比较严重),当所患疾病符合理赔条件后,赔付相应保额。1、重疾险的特点: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性质: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钱;重疾险也不是想买多少保额就买多少保额的,在同一家公司有最高免体检保额有限制,保额买太高了可能对家庭经济产生负担,如果买太低了抵抗不了风险!重疾险一般是长期保障,通常保终身或几十年,不会因为身体变化而变化;医院外的费用:①器官获取费用:比如买肝源(20多万),肾源(30万),匹配骨髓(50-80万)。②自购营养品、保健品、每月花在养身体上可能也要几千元。③护理人工费、住宿费、交通费,可能要请专业护工护理,护工每月工资。④治疗及康复期间的收入损失(或说误工费)。⑤家庭的每月生活开支、供房供车贷款、小孩教育、父母赡养等费用,是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一旦患大病,所有开支将由一方单独承担,如果没有额外经济补偿,会加剧配偶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是所有病,重疾险都能赔:很多人以为花钱多很严重的疾病就是重疾险保的。其实不是,重疾险只赔合同里约定的,比如癌症、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尿*症、急性心梗、瘫痪、深度昏迷、严重三度烧伤等。有一些疾病,比如有人因为肺炎住进ICU,肺炎不是重疾险条款里的疾病,就算花费几十万,很严重,不在合同里,不赔。除非因为肺炎深度昏迷(用呼吸机维持96小时呼吸),达到重大疾病理赔条件,才能赔。例如年,有人因为流感住进ICU,一个多月时间花费近百万,如果只买重疾险,也是一分钱不赔,因为流感也不是重大疾病合同里约定的疾病。重疾险不是所有疾病都是确诊就赔!除癌症、多个肢体缺失和严重三度烧伤是确诊即赔外,其他大病须满足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才能赔;以国家规定重疾险必保的6种重大疾病赔付条件为例(全国理赔定义都一样,所以同一种合同里的疾病也不存在哪家保险公司给赔哪家不给赔,达到理赔条件都得赔)1、恶性肿瘤—重度(就是癌症):只要有病理报告写着是癌,确诊癌细胞已扩散就赔,买多少保额赔多少钱。2较重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心肌酶数据;症状及检查:有缺血性胸痛、心电图改变、病理性Q波、冠状动脉血栓;3脑中风后遗症:确诊天后,仍有至少一项障碍:说话、吞咽、1肢的肢体肌力2级以下、自主生活能力丧失;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要实施完移植手术才赔付。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切开心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6严重慢性肾衰竭:新定义重疾,从“尿*症期”达到慢性肾病5期,至少90天规律性透析治疗。2、重疾险如何选择?选择重疾险时还是要看清楚保障责任,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重疾险保障内容,和大家简单分析一下:1)保额
重疾险保额到底多少比较合适?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我们从个人/家庭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可以计算出需要的重疾保额,至于最后买多少,当然还是你自己说了算!
重疾是用来弥补生病期间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想要生了病,家庭生活不受影响,孩子正常接受教育,有稳定住所,保额最好覆盖以下几个方面:
5年的家庭生活支出(硬性生活支出,不包含房贷车贷这些债务和孩子学费这些)。为什么是5年?我们以最高发的癌症为例:癌症有个5年生存率,这5年很关键,如果5年内没有再复发,我们就可以说他在临床上被治愈了,和正常人的存活率没有差别。
孩子教育支出,至少预留5年,但是需要考虑到家庭经济支柱患重疾停工5年后,社会竞争力下降,收入下降的可能,所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尽量预留多一部分额度。
家庭债务(房贷+车贷+其他债务),至少预留5年,甚至可以根据家庭债务结构,通过重疾险保额解决一半以上的债务。
最后,家庭的男女主人,还要根据收入占比对家庭支出的贡献,来确定各自的保额。而孩子如患重大疾病,必然至少1方家长陪同,无法工作,面临收入中断。
以我的家庭重疾保额计算:目前我跟老赵两人收入占比大约1:1
5年生活支出:我们一家的每个月硬性生活支出大约块,一年6万,5年就是30万;
孩子教育费:七七现在马上2岁,如果我们的家庭有一个人生病,要给他留一笔教育金,我希望至少有50万;
家庭负债:目前还有房贷77万,如果有人生病,我觉得负债至少减少一半约40万,比较不会对我们的另一半造成太重的负担。
所以,我们的家庭保额是30万+50万+40万=万,每人约60万;
目前,我们的重疾保额分别是60万(老赵)和65万(我),在保单前15年有额外50%的保额,即保单前15年有90万保额(当然希望用不到这笔额外保额!);
当然,如果重疾保额还可以覆盖掉一部分可能不能报销的医疗费用,会更好,可以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整体原则是:覆盖风险,但不让保费对自己产生太重的负担。
以后每年我都会对我们的家庭保单进行年检,综合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及时增加保额。
2)保额做足的情况下,如何选产品?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组合挑选产品。
“长期or短期”:
“非返还型or返还型”
“身故保障or不含身故保障”
“多次赔付or单次赔付”保费充足的选择:带身故责任,保终身的,储蓄型,多次赔付的产品预算有限的选择:带身故责任,保终身的,储蓄型,多次赔付产品,与不带身故责任,保定期的产品进行组合;预算非常不足的选择:选择不带身故责任保定期的产品,保额要够!我的家庭保单中2.5万的重疾保费,其中1.8万保费都是带身故责任的储蓄型产品,这一部分保费其实相当于存起来了,可以享受保险的杠杆功能,如果有幸用不到这个杠杆,保费也没有损失,到七老八十的时候,钱还在,而且还会跟保额接近!
7K元保费是用于消费型产品,这一部分主要是因为目前预算有限,用于做高保额,保障到期,保费就消费掉了。
插入一段我的踩坑经历:我的重疾险有15万保额是四年多前,月缴元(每年花元),交10年买的x安两全险,主险是两全险,附加险是重疾险,保障到80岁,如果活到80岁,可以领到%的祝寿金;如果80岁前去世或者患合同约定的重疾,可以赔15万。这类两全险,年交保费高,保额又低,当时完全不懂,给朋友冲业绩买的。但因为已经交费4年多,退保损失不小,然后是月缴,所以我选择继续交,再加保其他产品(这一部分保费不会消费掉,所以我计入了储蓄类产品中)。
二、医疗险杠杆价值最高
医疗险是发生医疗费用后,以医疗费用报销为目的的保险。住院就可以凭发票报销,不限疾病,不限意外、不限社保范围。医院内的费用,大部分买一年保一年;1、医疗险有哪些种类?根据就医资源的差异,医疗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l普通小额医疗险:小额门诊、住院医疗险,通常报销上限-10万以内不等,有些只能报社保范围内,有些不限社保范围。l次中端百万医疗险:报销上限高,百万及以上,医院普通部就医。大部分需要先支付再报销。l中端医疗险:报销上限高,百万及以上,可附加门诊责任,医院特需部、VIP部和国际部。大部分带直付l高端医疗险:报销上限高,百万及以上,带门诊和住院,医院,直付就医,全球医疗,可扩展孕产、齿科、疫苗等责任。l专项医疗险:针对某一疾病或者特定诊疗区域,比如防癌险、海外医疗险等。2、如何选择医疗险?先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1、对就医环境有要求吗?医院普通部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就可以了,还是想要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服务,比如特需部的专家看诊,专人服务?2、对于门诊和住院责任是不是都有需求?是平常感冒发烧或者小病小痛看门诊这一部分费用可以风险自留,还是想要全部通过商业保险覆盖?3、对于免赔额有没有要求?是想要0免赔(无论医疗费用多少都可以赔),还是有1万左右的免赔额也没有关系?4、对于更好的医疗资源调配有没有需求?是否自己有这方面的资源,还是说需要资源调配?5、对于保险理赔方式有没有要求?是想要自己不用医院直接结算的方式还是自己先垫付也可以,后续再通过票据去报销?6、对于医疗费用报销范围有没有要求?是想要可以全部报销(如外购药、靶向药、质子重离子等治疗费用)还是可以部分覆盖就好?……如果你只是医院普通部就医,部分风险自留(有免赔额,没有门诊责任,部分医疗费用报销),覆盖重大疾病,可以后续报销费用的医疗险,那就选择即可;如果你想要有门诊+住院医疗责任,没有免赔额,就医环境和体验更好,而且可以直付的医疗险,那可以考虑选择。目前我们一家三口都是配置的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但今年我打算改进一下!因为七七1岁5个月的时候,接连几次发烧,半夜高热惊厥,我抱着他在妇幼的人山人海里给他边量体温边求着护士给加号,看病2分钟后,被医生赶出诊室!高烧不退二次就医,然后被急诊留观两天,娘俩在那张1米长的小婴儿床上窝了48小时!最后各项检查加治疗一共花了大概块钱,医保因为跨区就医报不了,我给他买的百万医疗又没达到免赔额……这种切身体会的就医痛让我痛定思痛!
我不想要排队2小时看病2分钟!我也不想自己稀里糊涂被医生护士吆喝来遣退去!更不想孩子病了,每次花个大几千,社保报不到,百万医疗险又没有达到免赔额,完全要自费来看病……当我研究清楚医疗险,我才知道,原来我所经历的这些问题,全部可以通过中高端医疗险来解决:可以医院的特需部,有专人接待引导,看病的都是主任和院长级别的医生,可以耐心细致地让病患深入了解疾病,可以享受门诊和住院0免赔额,不用掏钱,享受保险公司直付服务!高端医疗医院和全球就医,享受最先进最舒适的就医资源。昨天,已经通过公司购买了一份我们三个人的团体高端医疗险~不过只含住院责任,所以,还要进一步完善我的家庭医疗保障。疑问:重疾险和医疗险都是针对大病的,是不是只买一个就够了?
1、医疗险易停售,无法作为长期保障医疗险,很可能你会面临因为年龄大了、身体不行了,或以往理赔过,而被新产品“嫌弃”,导致买不了保险。而且价格会随被保人的年龄和发病率的提高而动态调整,即一年是一个价,一年会比一年贵。重疾险是长期险,一保就保个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身,只要你按期交钱,中途没有贸然退保,也没有出险,保障就一直在。即使产品停售、个人身体状况发生变化,也不影响之后的正常理赔。而且,重疾险的保费在第一年投保时确定下来了,今后不会再变化。比如你买了50万保额,保终身,缴费30年,第一年的保费是,那往后29年,你每年都只要交块就好了。所以说,医疗险只能作为短期保障,而重疾险才是长期保障,长短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作用。2、治疗费以外的费用医疗险无法解决VS重疾险不是每种疾病都能赔首先,医疗险只管治疗费用,而且必须是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即保险公司赔的钱不会超过实际的治疗费用。不在约定范围内的费用,医疗险是不给赔的,包括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营养费、护工费以及后期的康复费等等,统统不给报销。一旦患病,得抽出时间治疗,对收入都会造成一定损失。尤其是像癌症、脑中风、冠心病这类大病,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还长,即使治愈了,后期仍需要一段不短的康复期。很多人因此1-5年无法工作,收入被迫中断。要是本身收入高,比如年薪十几万、几十万,那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这时候,重疾险就能派上用场了。重疾是一次性给钱的,买50万,就赔50万,而且多份重疾险可以叠加赔付,不影响其他商业保险的赔付额度。关键是重疾险的理赔金使用非常自由:保险公司不会限制你怎么花这笔钱,你拿去治病、买进口药也好,支付家庭日常开支(如小孩的学费、培训费)也行,甚至去国外看病、旅游散心都可以。有了这笔理赔金,甚至配偶能辞工几年,安心照顾病人,病人也不用担心任何经济上的压力,安心养病,争取早日恢复早日工作。在不增加家庭财务压力的情况下,重疾保额买得越高,意味着治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可越高,可以有越多时间康复身体。即使有了保额充足的医疗险,也很有必要买重疾险:一个用来治病,一个用来弥补收入损失。?医疗险就像你的会计朋友:住院发生的费用,按照实际花费和条款的约定,凭票报销。不限疾病,不限意外,符合承保内容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通常是短期性质,买一年保一年。对于医疗险的选择其实是对就医资源的选择,就医资源需求层次决定医疗险选择普通百万医疗还是中高端医疗。?重疾险就像你的土豪朋友:
只要符合重疾险条款里面约定的疾病,就一次性拿出一大笔钱给到被保人。不管这笔钱如何使用,也不需要发票报销。
重疾险的作用是弥补生病带来的收入损失,核心作用不是治病。
重疾可以买多份,保额叠加,买多少保额赔多少钱;
重疾只赔付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合同外的疾病不赔;
重疾赔付方式有:确诊就赔,实施某项治疗手段或者达到某种疾病状态;
买重疾最重要的就是买保额,买的保额,既要能规避风险,又不能让保费成为经济负担,一般涵盖5年的家庭生活开支,孩子的教育以及家庭债务等内容。
重疾险和医疗险是规避重大疾病风险的*金搭档,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完全将自己置身于重疾带来的经济压力之外。
每个人期望的生活不同,支出也会不同,具体的要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而定。但归根结底,一份合理且有效的保单必须具备两点:1、保障全2、保额够。
我是爱做美食、爱跑步、爱分享的七七妈~
因为认可保险价值爱上买保险,因为认可保险经纪人的价值来卖保险~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保险或者成为保险经纪人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