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医疗
奇妙体验
来自技校小伙伴的投稿。因为吸入剂量比较小以及实验保护措施冗余没有特别大的身体健康问题。但有诸多无语/想吐槽之处,包含众多网上相传的救护车、emergencyroom元素,就医几经反转,账单事情来来回回拖了两三个月。总结一些给大家北美就医做个参考。技校的小伙伴可以跳到后面看经验总结。
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
事情是这样的,四月份的某一天下午,本人在学校里用着一个楼层公用的通风橱。这个通风橱有两个相同的,隔墙背靠背,一个是专门用来做HF实验的,另一个就是我使用的这个,主要是用来做和酸有关实验。我当天用的是75%的硝酸,用量不大,也就一百毫升多一点,用来泡泡玻璃管子。实验之前照例是labcoat,eyegoggle,N95口罩,双层手套(daily+专用强酸手套),检查了通风橱窗口上贴着的纸片是向里的(伏笔*1)开关是open这档的,然后就开始了。
做着做着把手抽出来的时候,突然鼻子里闻到一个刺激性的味道,然后就躲开了。最后处理废液的时候因为要用到一些无尘纸,我把纸拿进通风橱的时候就发现平时放进去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气流吹动,但这次一点也没有,遂意识到事情不对。又看了一下本来窗口上贴着的一张无尘纸标记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已经一直处于弯曲状态。合着这通风橱开了但没有吸气。估算了一下大概暴露时间有15分钟-半个小时左右,然后赶紧出门去吸了吸氧,回到办公室开始差相关医疗文献。
越查越慌,文献上提供的案例显示大概3-6小时内会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降低,肺部出现损伤问题的情况,于是打了学校专用的emergency电话,告知了我办公室的地址(伏笔*2)。于是学校的emergencyteam在五分钟左右赶到了我的办公室,大概有七八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对我问了一圈然后用了血氧夹,一切暂时正常。我带他们也去看了事发场地。然而我发现他们其实也并不知道吸入硝酸的具体症状和危害。他们做完一些例行检查之后觉得我没啥问题,但他们的头还是坚持叫了救护车。
(文献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