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基层医生注意命悬一线心电图帮你起死
TUhjnbcbe - 2021/6/21 16:24:00
心电检查由来已久

早些年,有人突然暴毙,却死因不明,永远成为不解之谜。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诊疗技术的高科技化日趋呈现,然而,有一种检查,却无法代替。这项检查,就是心电图检查,是基层诊疗一项不可或缺必备的诊疗技术,辅助检查。

大家都知道,心电生理的问世,无疑让医护人员如虎添翼,多了一把打开心脏疾病的金钥匙,一把利刃,一把长枪。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经过明确诊断,医护人员再也没有了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之感。

当疾病来临,在疾病面前,反倒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心电图机的问世,无疑挽救了一大批人,让他们起死回生,重获新生。很多人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愈来愈年轻化,病情凶险,防不胜防。多年来,成为心脑血管病的第一杀手,夺去了很多年轻的生命。由此可见,心电图检查,尤其在基层医疗中,早已成为刚需,重中之重。

当然了,这样说势必会引起有些人的质疑,有人认为,现在医疗技术都这么发达了,心电图机早已都普及了,医院会没有心电图机呢?

笔者要说的是,话不能以偏概全,有些地区因为经济条件差,尚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憾,这无疑成为了基层医疗的短板,急需尽早加以解决。

笔者认为,即便配备了心电图机,诊疗技术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仪器再高级,没有过硬的心电诊断技术,也是白费。所以,这就有必要加大基层医生的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做好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工作。

防不胜防现身说法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医生,风风雨雨行医二十余年,见惯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敏感而脆弱的心,早已变得近乎麻木了。

期间接诊过多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病例,突如其来,力不从心,防不胜防。

笔者认为,当你的能力,尚不足以来解救一名心脏病患者时,尤其是,当一名这样的患者,突然倒在你身边时,那一刻,又作何感想呢?

话说回来,即便是辅助检查科室,心电图机在临床应用中,都是必备的,成为基层医生的得力助手,掌上法宝。在这里,笔者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谈一谈心电图应用在基层医疗的重要性。

面对生命嘎然而止的反思

案例一,张某,男,53岁,镇*府工作人员,因胸部不适,前往镇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开具了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大致正常心电图。

即便这样,因为患者有胸痛症状,所以接诊医生不敢大意,医院就诊,遗憾的是,甚至还来不及验心肌酶,做心脏CT、心脏造影,刚走到半路,张某人就不行了,瞳孔放大,撒手人寰。

通过这个案例,让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能够通过心电图检查出来的。那些正在发作的,当时能够做出来,而当时正常,心电图是捕捉不到的,而后随着症状逐渐加重,甚至都来不及抢救,人就不行了。

对于这类患者,适合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但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那么幸运,逃过一劫的,就像患者张某,既不能说误诊,也不能说漏诊,但命运多舛,生死未卜,无力回天。

隐匿型心脏病暗藏杀机

案例二,这是一个不太典型的病例,患者林某,男,58岁,平素身体健康,很少生病,一日因为上腹部不适,前往镇卫生院就诊,接诊的是吴医生,经过查体后,又开具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随按胃炎,消化不良开了三天的药,嘱咐他回去遵医嘱服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晚上,患者突然症状加重了,家属火急医院,经急诊检查,系下壁心肌梗死,征得家属同意,给他做了心脏介入放支架术,但不幸的是,他没能下手术台,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通过这个案例,告诫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能抢救过来,即医院,也没能幸免于难,医院了。

这个病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从而造成误诊漏诊,贻误病情,造成不幸事件发生。

胸部不适心电图室医生有话说

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务必要加强并完善基层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才行。

话说回来,面对胸部不适的患者,心脏病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加强基层医疗设备的配备,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从而挽留更多鲜活的生命,远离疾病,重获新生。

作者:梁文权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查看历史消息

1、

所有乡村医生,年村医岗位培训工作启动,为期6个月!

2、全科医生出名啦!四家中央媒体联合报道

3、全科医师队伍扩容,基层医生机会来了!

4、诊所注意:40多万家被查违规,多家被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层医生注意命悬一线心电图帮你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