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体检心电图提示STT改变,核保风险点在
TUhjnbcbe - 2021/5/10 18:41:00
体检心电图出现ST-T改变(ST段改变或T波改变),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下至20岁的年轻人,上至60岁的老年人都可能出现。对于一般人来说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意义,是比较难搞懂的,因为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专业了。许多人根本无法理解心电图图形的真实意义,看到结论更是让人“一脸懵逼”。心电图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通俗来说,正常心脏运用会产生电激动,它会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这个电激动(心肌电流)经过身体组织然后传导至体表,使得身体不同的部位就会出现不同的电位变化。将体表电位的变化记录下来,形成的一条曲线就是心电图。正常情况下,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均可出现一组相应的波形。所以当心脏某方面(血管、心肌、结构等)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相应的心电图波形改变。

心电图ST-T改变代表什么?

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心电图导联发生ST-T改变,心肌缺血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之上。

但这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心电图ST-T改变还可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除了冠心病外,其他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均可以出现ST-T改变。

同时,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腹泻、某些器官系统性疾病、饮食失调、酗酒、大量运动后补水不及时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药物及自主神经调节等都有可能引起心电图ST-T改变。

心电图ST-T改变的核保处理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就清楚了心电图呈现ST-T改变,大致有三个原因:

1.心肌缺血(心脏供血问题);2.心脏器质性病变;3.生理性改变(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等)。

所以核保员看到心电图呈现ST-T改变,就需要大致判断是上述的哪个原因造成的,通常的方式就是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

心脏彩超可以看心脏各个组成结构是否存在问题,可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都会引起心脏器质性病变。

如果是生理性改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生理性的亦可恢复,复查心电图不会重复出现。

这时候大家是否会有疑问,心脏彩超和心电图都正常了,那是不是就可以标准体了?

不一定!

若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复查结果为正常,即可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可能为生理性,但仍需要考虑是否是心肌缺血造成。

因为心电图恰巧抓到心肌缺血的那一刻,可能下一刻就暂时性恢复,所以心电图抓到异常才是有意义的。

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需要将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周围动脉送至主动脉,通过碘对比剂的注入使冠状动脉显影,这也就意味着冠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

因为这种检查是对身体有创伤的,所以从核保的角度来说不会主动要求被保险人提供这个检查。没有明确的体征,医生也不会要求做这个检查。

那怎么判断是否是心肌供血的问题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心电图提示ST-T改变的程度。如出现多导联改变(两个及以上为风险高)和ST-T改变移动的幅度比较大(需专业医生判断);

2.年龄。一般来说40岁可以作为分水岭,40岁以下风险低,年龄越小风险越低。40岁以上为心肌缺血高风险;

3.是否存在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体检报告中合并三高的存在,提示心肌供血问题可能性大,血脂、血压轻度异常尚可接受,血糖高必定拒保;

4.是否存在不适症状。这里的不适症状是指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就上面4点内容,分别对号入座。

如果被保险人ST-T改变程度低,年纪轻,无三高(或血压、血脂轻度异常)和不适症状,那基本上重疾险、医疗险是可以考虑标准体承保的。

若存在上述4点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视具体情况,那重疾险通常考虑加费、延期或拒保,医疗险考虑拒保处理。

如果大家看到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可以参考我上述的方法进行预核保并给客户一些专业的意见。

课程预售阶段,欢迎大家报名学习,课程干货多多,精彩多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体检心电图提示STT改变,核保风险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