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球囊消融阵发性房颤术中转窦一例
术者:医院阮中宝陈各才
0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2岁
心电图:持续性房颤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02术前检查术前TEE:左心房及左心耳未见明显团块回声
左房前后径:44.0mm
LVEF:66%
03术中操作
术前左心房三维重建:
LSPV:Achieve进入左上肺,封堵选取了左上肺静脉上支,明确记录到肺静脉电位,造影剂明显滞留,冷冻过程中温度理想,患者转复窦律。冷冻s,最低温度-52℃,TTI26s。
LSPV处PVP延迟脱落:
冷冻消融过程中转复窦律:
LIPV:Achieve进入向下的肺静脉分支,探测到明显肺静脉电位,采用曲棍球封堵,造影剂明显滞留,冷冻过程中温度理想。第二次冷冻消融时轻撤球囊进行s前庭扩大消融。冷冻s+s,最低温度-51℃,TTI18s。左侧肺静脉消融后,患者心电图示CS顺序不稳定的短阵房速,考虑右侧肺静脉来源。
LIPV处PVP脱落:
频发短阵房速:
RSPV:Achieve进入右上肺,封堵选取了向上的肺静脉分支,造影剂滞留明显,同轴性良好,冷冻过程中温度理想。第二次冷冻消融时轻撤球囊进行s前庭扩大消融。在膈神经起搏保护下进行s+s冷冻消融消融,最低温度-47°C,TTI28s。
RSPV处PVP脱落:
RIPV:Achieve进入右下肺,封堵选取了较为齐平的肺静脉分支,操作过程中利用鞘管进行锚定,造影剂明显滞留,冷冻过程中温度理想。第二次冷冻消融时轻撤球囊,贴靠下边界进行s前庭扩大消融。在膈神经起搏保护下进行+s冷冻消融,最低温度-41℃,消融后检查RIPV无电位。
小结与思考:
此病例中,阮中宝主任按照患者情况制定冷冻消融策略,三支肺静脉记录到了TTI且在30s内,效果很好。患者在左上肺静脉冷冻消融后转复窦律,但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且CS顺序不稳定,考虑右侧肺静脉起源,阮主任明确隔离肺静脉的同时通过灵活选择更加合理的肺静脉分支进行前庭扩大消融。术后监测过程中患者窦律稳定,不再出现房早及短阵房速。
前庭扩大消融能增加肺静脉前庭损伤范围,改良左房房颤基质,提高消融远期成功率。PVI是房颤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房颤消融PVI有先天优势,扩大前庭干预十分必要,良好操作可达成连续透壁和广泛前庭消融的PV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