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心脏的规律收缩舒张,使得心房及心室顺序张弛紧缩将动脉血泵入全身器官,供应人体所需,片刻不得停歇。而当心脏跳动不规律时便称为“心律失常”,失其常态必定对功能有损。“房颤”就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的一种。
当房颤时心房不受窦房结信号的节制,自身的的快速且紊乱的速率可达-次/分,快速的房率也使得下传的心室率快而毫无规律。房颤引起的症状多为: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甚至晕厥。如果合并其他疾病,特别是心脏疾病,例如冠心病等,则症状更为明显,危险性更高。因此若由上述症状者,请及时就医。
目前我国有近一千万的房颤患者,而房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80岁以上的人群有1/3的人罹患房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房颤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其中蓝色部分我们无法选择,但像饮酒、吸烟等因素完全可以自我控制,而其他合并疾病也需要及时就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房颤的发生率。若您对于上图危险因素符合较多,那么就要注意及时检测有无房颤。
房颤的检测一般而言多为症状发作时,或者体检时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时发现,而随着可佩戴设备的发展,目前如家庭电子血压计、简易脉搏检测装置,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电子手表等均可用于房颤的初步筛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策略。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有些人发作时症状明显,有些人为无症状性房颤,改善症状时治疗的直接目的,但抗凝却是重中之中,因为当心房颤动时,心房的不能完全收缩,血液在左心房内瘀滞的时间增多,特别是左心耳中的血液排空明显延迟。俗话说流水不腐,而当血液在左心耳内瘀滞停留时就容易形成血栓,而当血栓脱落时就会造成脑梗死,这就房颤最主要的致残、致死机制。
因此目前国际上对于房颤的治疗主要推荐ABC模式,即抗凝、改善症状、危险因素控制。三者如齿轮样相互协同,不可或缺。
A-抗凝:对于患者而言只要经医生评估后卒中风险高,均需要服用抗凝药物,除非有禁忌,如:近期的胃出血、脑出血等。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频繁检测凝血,便于使用,减少了服药难度相关的出血风险,我们首推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但因为新药的价格问题,部分患者不得不选择华法林作为抗凝的药物选择,我们在此建议您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INR,其治疗窗为1.6-2.5,低于下线无效,高于上线出现风险过高。同时由于华法林与多种食物、药物有相互作用,敬告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尽量稳定饮食结构及其他治疗药物,多与经治医生沟通,定期复诊。对于有抗凝禁忌,或不愿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行左心耳封堵术,该手术为微创介入手术,术后服用抗凝药物45天,此后即无需继续服用抗凝药物。
B-改善症状:由于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明显增快,房室协调性极差,泵功能下降,多会出现系列相关症状。因此对于突发房颤患者建议及时就医,经医生评估后是否进行复律。若为持续性房颤需要长期服用控制心率药物,则需随医嘱定期复查。而出现心衰,或者晕厥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评估心功能,及晕厥原因。
若您的房颤反复发作,药物控制不佳,还可性射频消融术,术后可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改善因房颤发作时的不适症状,该手术也为微创介入手术,创伤极小。
C-控制危险因素:迈开腿、管住嘴永远都不会错,烟酒必须要戒,合并疾病需严格合理控制,积极治疗,定期进行疾病评估。
房颤是个进展性疾病,早期只是偶尔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心房病变加重就会变的越来越频发,最终成为持续性房颤,变得难以治疗,且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作为一个慢性进展,危害极大,却可防可控的疾病,还需及时就医,长期随访。那么就需要一个专业的房颤团队来为您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刚好您需要,也刚好我专业。
我们用心守护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