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指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或肘上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已广泛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肠外营养输液治疗。导管移位可造成患者疼痛不适、输液困难,导管置入过深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导管头端位于中心静脉可减少血栓、静脉炎、脱管等并发症。置管后必须经X光片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方可使用。我科与年9月8日在全市首次成功运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为一名53岁男性贲门癌患者实施了心电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
心电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是指在放置PICC导管的过程中同步检查心房内心电图,依据P波振幅判断导管尖端位置:随着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的送入,心电监护仪显示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逐渐增高,当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P波振幅达到最高峰;此时导管继续推进至右心房中下部时,P波振幅减低甚至出现负向P波。利用操作中的一“进”一“退”来完成。一进:1当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时,可见高尖的P波。一退:当导管尖端从右心房拔回上腔静脉时P波恢复正常。此时导管尖端置入最佳位置---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
心电图下引导PICC置管定位技术操作简便,PICC头端到达理想位置,在无菌状态下及时纠正导管位置,保证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不用X线胸片定位,避免X线辐射,减少医患双方额外进行一些耗时、耗费的检查,提高一次置管到位率。尤其对于危重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即可在床边利用此技术进行置管,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PICC置管术经历了盲穿、MST改良术、B超引导下置管到最新的心电导联定位,护理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王秀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