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房颤中心办公室主任、心内三科主任张铁须介绍,房颤发病隐蔽、后果严重,但公众认知度较低,患者得了房颤后,患中风、心衰、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如果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往往是房颤的先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医院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房颤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张铁须说,房颤会导致心脏内血流速度减慢,使得血液在左心房滞留,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动脉,引发血栓栓塞事件。血栓进入脑部,就会导致脑卒中。房颤发作时会产生心悸、气促、头晕、胸闷、冒冷汗和虚弱疲乏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导致疾病漏诊、不断恶化发展的原因。有些患者平时体质看上去不错,但会突然发生脑卒中,排查原因才发现是房颤引起的。因此,无房颤症状的老年人平时也要认真对待体检,做好相关检查。房颤病人心电图
科学预防和治疗房颤“房颤患者应及时就医,房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张铁须表示,由于房颤容易可能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治疗房颤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可通过服用药物和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房颤。治疗时,很多房颤患者选择药物治疗,但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近几年射频消融技术成为房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张铁须介绍,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通过穿刺,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同时,对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加快房颤中心建设据了解,市一院是我市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医院房颤综合救治能力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近年来,医院不断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和各学科优势,对房颤患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管理,着力提高广大患者对房颤的认识,有效提高房颤的诊断率、治疗率,最大限度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改善预后并减轻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通过信息化建设,医院与中国房颤中心总部互通互联,上传各种数据并接受总部的监督、指导,不断加强房颤中心建设。同时,房颤中心还经常通过院内宣教、社区科普教育、义诊筛查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让群众重视房颤,积极检查,尽早就医,提高群众房颤就诊意识。心房颤动主要分为五大类1.首诊房颤,意思是患者首次确诊为心房颤动。2.阵发性房颤,患者每次房颤发作,持续时间都是小于等于7天的,大部分都是在2天之内能够房颤自行终止。3.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每次发作都要超过7天。4.长期持续性房颤,这种情况往往就是持续性房颤的病人应用药物效果差,心房颤动持续超过1年,这种情况叫做长期持续性房颤。5.永久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超过1年。文字:李莹
图片编辑:王俊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