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孕妇动不动心率医生以ldqu
TUhjnbcbe - 2021/4/27 12:32:00

近日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

在完全“零射线”的情况下

成功为一位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孕妇

施行了“射频消融术”

不但挽救了母亲的生命

而且保障了胎儿的健康!

指导专家

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林晓圳副主任医师

孕妇心跳高达多次/分

母胎健康面临严重挑战

潮汕人29岁的方女士(化名)于3年前开始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率时快时慢,特别在活动时明显加快,却一直未接受规范治疗。如今她怀孕17周,自觉心跳明显加快,稍一活动就觉得胸闷、气喘,在外院就诊,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平均心室率次/分,最快心室率高达次/分!因是孕妇,治疗非常棘手,愁眉紧锁的方女士来到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术前心电图

“怀孕之前就自觉心跳较快,每次休息后能缓解,以为是自己体质问题就没有重视。最近随着胎儿逐渐长大,感觉心跳经常很快,稍一活动就气喘,动都不敢动。”方女士说。

心内科林晓圳副主任医师表示,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对于有身孕的患者来说更加危险,胎儿的发育也接受了严峻的考验!方女士入院后查心脏彩超EF值52%,已经开始下降,说明心功能已受到影响,对于17周孕期的她,心动过速如果持续下去,不但危及母亲的生命,还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流产。

药物和射线都可能影响胎儿

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专家分析,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且不能根治,心动过速极可能复发,因此射频消融治疗是必然的选择。然而传统手术方法术者需要穿着沉重的防辐射铅衣,在X线透视下进行操作,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X线存在一定的风险。

广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刘世明书记和区文超主任带领下,经过科里慎密的病例讨论,决定为方女士实行完全“零射线”射频消融术。

“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是在磁场、电场双重定位下,采用全三维标测系统导引下将导管送至心脏,导管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同时能够重建心脏三维模型,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指导导管精准找到病灶,进行精准消融,全程零射线,既安全,又高效。但因为没有X线透视下进行,对术者三维标测技术、导管操作水平和解剖电生理知识掌握要求非常高。采用零射线或极低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广医二院心内科已经被广泛应用,前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于孕妇快速性心律失常行零射线射频消融是安全可行的。

医生无“铅”无挂、患者局麻清醒

——“定时炸弹”终被解除

事不宜迟,在方女士转院当天,林晓圳副主任医师及团队无“铅”无挂,轻装上阵,为其施行“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手术首先穿刺右股静脉,建立导管入路,接着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将导管送至心脏,精细标测,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明确病灶来源于右房低位界嵴。方女士在局麻完全清醒状态下,成功消融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这个时刻威胁着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终于被解除。

右房低位界嵴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消融三维图

术后心电图

术后回到病房观察2天,方女士的房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心率维持在90次/分左右,感觉心跳较前明显平静,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好转。方女士和家属多年的烦恼终于解决,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心跳过快影响后续的孕期及生产,在术后第3天,方女士便顺利康复出院。

林晓圳副主任医师指出,对于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的孕妇,应该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零射线”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可以使母体及胎儿避免辐射危害造成不良后果,为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林晓圳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师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青年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擅长领域:房颤、房速、房扑、室上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冠脉支架植入术,特别是在复杂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

心血管内科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孕妇动不动心率医生以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