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心电图检查的几种类型
TUhjnbcbe - 2021/4/21 22:07:00

生活中,我们觉得胸痛、胸闷、心慌、憋气、头晕等,医院就诊,随后心内科医生会开出相关的检查。

有的时候会要求我们做好几项检查,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等。也经常有朋友抱怨:

“我做了心电图,为什么还要做彩超?”

“我一会就要做造影,还有必要做彩超吗?

其实,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这三个检查各有用途,不能相互替代。

接下来,就详细的和您说一说最常见的一种心脏检查——心电图。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比如心律不齐、早搏,以及急性心肌梗死都可以靠心电图诊断。这些病都伴随着心脏电活动的改变。但是心电图的诊断依赖于发病与否。

比如心慌这个症状,在发作期可能心电有改变,而缓解期心电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所以有心脏不舒服,比如感到胸闷、心慌、胸痛的时候,医院找专家,而是就近立刻在发病时捕捉一份心电图,捕捉好发病时的心电图再找专家也不迟。

常见的心电图有以下几种:

一、常规心电图:

即静息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症状发生时检出率比较高,如果错过发作期进行检查,可能显示为正常心电图。

主要用途:1.判定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各种心律失常;2.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血管的初步定位。

缺点:在疾病不发作时可能无法捕捉到异常的心电图,出现漏诊。如有些冠心病患者,在无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表现为完全正常。

二、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

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以说是普通心电图的“强化升级版”,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Holter在病人的胸前贴上数个电极片,然后接在一个像随身听大小的机器上,配挂在腰际。里面有录音带和电池,外壳有一个按钮,不舒服时就按一下,算是做一个记号。它一般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小时内的全部心电图。背Holter做心电图检查,可以适当的活动,比如吃饭、走路、爬楼梯等。

主要用途:1.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率;2.提高了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3.对起搏器功能的评价;4.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评价。

缺点:1.Holter的操作比较繁琐,会限制日常生活的很多活动,比如洗澡等。2.贴在身上的电极片一旦脱落,会影响监测的连续性,从而导致漏检,比如阵发性的房颤可能就查不出来;3.电极片脱落后,医院由医生粘贴,比较麻烦。

三、运动平板心电图:

就是让受测者在平板上运动以增加心脏负荷。在此过程中测试者若胸痛发作,且监护的心电图出现明显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诊断标准,就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用途: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但在安静状态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

需要注意:负荷试验是通过各种方法诱发心肌缺血,这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很危险,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属于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合做运动试验:1.不稳定心绞痛;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3.严重心律失常;4.心功能不全;5.血压高于/毫米汞柱。

部分图片来源:医笔医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临床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电图检查的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