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检诊时,有一准妈妈王某,心电图检查候诊时,有点紧张。细细询问王女士,原来她担心做心电图时会电到自己和宝宝。那么做心电图检查时有电吗?会电人,会痛吗?做心电图检查时是有电的,但是此电是不会电人的,是不痛的。
①心电图检查原理
心脏本身是有电的,虽然心脏电流是很微弱的,它还是可以通过胸壁、皮肤传导到体表。这个电不是平常意义上理解的电灯泡里的电,它是一种医学上称之为生物电,就像大脑也带电,叫脑电波。医生把电极放置在身体的固定的位置,通过导联线连接到心电图机,心电图机可以把这个电流放大并且描记出来,将看不见的电变成有连续波形的一幅图,这个就是心电图了。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心脏先有电流的刺激,然后才会跳动。就像一个电灯泡拉下电源开关先有电流的通过,然后电灯才会亮。
②心电图检查价值
心电图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查,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同时是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重要的诊断依据;在判断心脏是否扩大、肥厚,药物或电解质对心脏的影响方面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③心电图检查前注意事项
不要空腹做心电图检查,空腹检查易出现低血糖,使心跳加快,会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休息10到15分钟,待平静下来再检查,检查时不要紧张;应穿容易穿脱的宽松的衣服。
④心电图检查时机
患者自觉症状最明显、临床症状最突出时检查心电图,就更容易“捕捉”到异常情况。而休息一会儿或服药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后,心电图检查就可能表现正常,反而不利于诊断。因此,也不能因一次心电图检查正常就放松警惕,而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综上所述,心电图在临床上是一项简便、具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手段。该检查无痛,无辐射,老人,小孩,孕妇均可以做。如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建议每半年行一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
超声科心电图组:广东省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开展检查项目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电图药物负荷试验、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胎儿心电图、立体心电图、无创心输出量监测、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试验等。并为省内外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疑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远程会诊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为了使心电图检查结果更加准确,有很多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检查的误差。其实在检查之前和检查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都是需要特别讲究的。如果你还不了解的话,就一定别错过下面关于心电图注意事项的总结。
不要有恐惧感。做心电图时医生要在病人的胸前、脚上、手上接上花花绿绿的电线,有些人非常害怕,生怕会触电,尽管电图机还未开,心里就"扑通"、"扑通"直跳。实际上这些电线只是把心脏的生物电"引出来",不会向人体输入什么东西,就像拍照一样,只是把人体的形象如实地记录下来而已,所以不要有恐惧感。
不要穿连衣裙。做心电图时,最好穿一些容易穿脱的衣服,尤其是在冬季。不要穿连裤装或连衣裙,因为做心电图时需要把衣服提到胸部以上,如果是连裤装或连衣裙,检查时,几乎要全裸身体,会让医生和体检者都觉得尴尬。
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抽烟,如有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
在安静时进行。因肌肉活动都会产生生物电,当小儿啼哭、深呼吸、四肢乱动时,均会影响心电图的结果。所以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必要时可先给病儿吃些镇静药,以防止因其他肌肉活动而引起的干扰。
不要空腹。为了保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检查前最好不要空腹。空腹可能会引起低血糖,造成心跳加速,从而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如正在服用洋地*、钾盐、钙类及抗心律不齐药物也应告知医生。
心电图检查完了,如何查看报告单呢?心电图的异常指标又有哪些呢?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或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甲低、颅内高压、老年人和部分药物反应。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异常,临床意义不大。
扑动与颤动:分为心房和心室两大类。心房扑动与颤动为频率在每分钟~次的异位节律,P波消失,代之以异常的“F”波,多见于老年心脏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扑动与颤动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生命危险,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
在心电图检查结果出来后,应及时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