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谢瑞芹等报告,对于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即最长P波时限与最短P波时限之差,可以预测术后早期和晚期房颤复发,P波离散度≥60ms对预测术后晚期房颤复发有一定的价值。研究者表示,标准12导联心电图获得的P波离散度可以预测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这种简单、廉价的非侵入性参数对于消融后管理和后续治疗可能有用。研究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平均年龄60.6岁,平均随访9.3个月。其中17例患者早期(术后3个月内)复发房颤。与早期未复发患者比较,早期复发房颤的患者P波离散度明显增长(74.35msvs60.73ms)。12例(70.6%)早期复发患者出现延迟恢复,但早期复发不是晚期复发预测因子。14例患者晚期(术后3个月后)复发房颤。与晚期未复发患者相比,晚期复发房颤的患者P波离散度明显增长(75.71msvs61.06ms)。通过观察不同临界值,发现P波离散度≥60ms对预测术后晚期复发房颤有一定价值,敏感度8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26.7%、阴性预测值94.3%。来源:刘倩,刘亚宁,赵彦蕾,等.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34:-.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