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特征是心房活动速率极快且不协调,心房统一的收缩消失。
心房纤颤可根据其持续时间分为:
△阵发性,自限性
△持续性,但可以通过电或药物使其终止,心脏复律
△永久性,当在不适合电复律的动物中长期存在时,或是进行了复律但未能终止心律失常的持续时
解释心房纤颤的诱发及维持的电生理机制包括异位灶的快速放电和折返。折返回路可以是单个或多个的,当异位灶累及肺静脉壁时,常位于心肌袖内(对于心肌袖引发局灶性心房纤颤的形态学基础及其机制,尚处于不断的研究中,未明确)。激发性活动是导致这些异位起搏最常见的机制,它不仅可以引发房颤,而且可以使房颤永久化。促使折返的因素包括不应性分散、心房不应期短、心房增大和纤维化。短的不应期可以使较小的回路长期保持稳定,纤维化可以作为它们的锚点,更大的心房表面可以支持更多的折返波。至少在人类中认为心房纤颤的发展过程是从阵发性到持续性,再到永久性,这是由于心律失常本身导致心房心肌的解剖和电重构造成的。有报道称,犬阵发性心房纤颤是由过度的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例如在镇静过程中使用阿片类药物引起(见下图)。迷走神经刺激导致整个心房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减少,创造了有利于折返的心律失常的环境。
图为9y雄性拳师犬的动态心电图导联Y-速度7.5mm/s-振幅2mm/mV。第一部分显示窦性节律,平均心室率为bpm,接着是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然后是持续16s的窦性停搏(黑色箭头)和室性逸搏节律(平均心室率为55bpm),之后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平均心室心率为bpm(蓝色箭头)。
心房纤颤在中型和大型犬中更为常见,原因可能是基于大的心房表面是心律失常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心房纤颤通常也与引起心房扩张的心脏病有关,如慢性瓣膜疾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和三尖瓣发育不良以及终末期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狭窄。在大型品种(大丹犬、圣伯纳犬、纽芬兰犬、波尔多犬、爱尔兰犬)中,一种称为孤立性房颤(或原发性房颤)的房颤发生时则没有明显的结构性心脏病,可能是由心房分支静脉内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和解剖或功能性的心房扑动触发的。尽管在猫身上房颤很少见,但在继发于心肌病(肥厚性、限制性或扩张性)的明显心房扩张的情况下,心房颤动也会发生。
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包括窄的QRS波群(犬≤70ms,猫≤40ms),心动过速,R-R间期不规则,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房颤波(f波)。f波通过房室结并激活心室的次数决定了心室速率,心室的反应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对房室结传导特性的影响。孤立性心房颤动犬的心室反应率较低,而在晚期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时通常速率很快。犬的平均心室率通常在至bpm之间,猫的平均心室率在至bpm之间。
图为犬房颤心电图记录,50mm/s,10mm/mV,室率bpm,R-R间期不等,QRS时限60ms,f波振幅、形态可变,该犬患有结构性心肌病。
图为猫房颤心电图记录,50mm/s,10mm/mV,心室率bpm,f波具有不同的振幅和形态,QRS时限40ms,不规则的R-R间期。
医院就诊的13y苏牧的心电图,该犬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心室率约bpm,R-R间期不规律,可见不同形态的f波。
除了这些特征以外,f波和R-R间期和QRS波群在其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关于隐藏在它们中的信息,我们下期分晓~
Reference
《ElectrocardiographyoftheDogandCat,DiagnosisofArrhythmias,2ndEdition》
译者:王京阳
执业兽医师
医院
星标一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