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人一篇小小说喜春来活着
TUhjnbcbe - 2021/2/27 18:37:00
第期◇一人一篇小小说

活着

文/喜春来

男人突然发病,病情危急。女人急得手足无措。

我叫女人在手术单上签字,女人手抖得厉害,捏不住笔。

医生,求求您,一定要把他治好。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会想办法的,只要能救他的命。女人乞求说。

从医多年,病人家属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对女人说,请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的。但情况不容乐观,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女人一听,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不!医生,求您一定把他治好。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他,这个家就完了。女人哭泣着,两腿一弯跪在我面前。

给医生下跪的家属我见得多了。女人这一跪,跪出了我的反感。我冷冷地说,请不要这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的。

不,您不答应,我就不起来。女人说,泪不停地流。

这不是道德绑架吗?克制着内心的不快,我用平和的语气说,好吧,我答应你,我们一定尽全力救治——你快起来。

女人抹了把泪,站起来。这个乡下女人三十出头的样子,脸颊丰满润泽,衣着齐整,家境应该不错。

历经三昼夜的抢救,男人终于挺了过来。

看到男人睁开眼,女人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开来,连声说,李医生,谢谢您!您不仅救了他,更救了我们全家。第二天,她提来一篮鸡蛋,坚持要我收下。李医生,这是自家喂的鸡下的蛋,一点心意,您不要嫌弃。我推辞不掉,把鸡蛋分给了科室的医护人员。

男人第二次病危是在半年后,一入院就进了重症监护室。女人晚上才急匆匆赶来,一见我就问,李医生,您看有多大的把握?

跟半年前比,女人明显憔悴了,脸瘦了一圈,面色灰暗,神情疲惫,穿一件蓝灰色的工作服,显然是直接从工厂赶来的。

我想说,有上次的抢救经验,这次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想到前不久另一个科室发生的医疗纠纷,我改口说,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吧。

女人“哦”了一声。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又没有说。她把目光移向别处,喃喃道,那还得花多少钱呀——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

我说,作为家属,首先要树立信心。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家人的鼓励和关心,是病人最大的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柱,病人才能战胜疾病。

女人摇摇头,我不懂支柱不支柱,我只知道,首先我得活下去,我还有孩子。

你的处境我理解。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应该放弃,是不是?

但愿他能快点好起来,我真的快撑不住了。女人说,眼眶红了。

这次,男人两天就脱离了危险。对男人病情的好转,女人没有表现出半点喜悦,也没有对我们医护人员说一句感激的话。

随后的几天,女人常望着窗外发呆,不时发出一声沉沉的叹息。

夏季刚过去,男人的病再次复发,病情比前两次更凶险。

第二天上午,医院。

见到我,女人说,李医生,请您跟我说实话,这病好不了,是吗?

这——我不想女人失去信心,但为了避免医疗纠纷,还是以实相告:这种病治愈的希望几乎为零,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那何时才是个头哇?女人小声说,好似在自言自语。

不要丧失希望,只要有信心,就有可能创造出奇迹。

人家只准了我七天的假。女人答非所问,看不出任何表情。女人似一根经年的晾衣杆,整个人都干枯了,连眼神也是干枯的,蓝灰色的工作服空荡荡的。

这时一位护士进来说,李医生,39床已欠费多元,财务科催了好几次了。

什么治病救人?什么创造奇迹?我看你们就是为了多赚钱?我一个月累死累活还拿不了多元,全给你们都不够,你们都是强盗,吸血*!女人突然情绪失控,大声叫嚷起来,引来不少病人和家属围观,小声议论。

别激动。我忙给女人倒了一杯水,来,喝口水,冷静一下。

女人双手捂脸呜呜地哭了。哭了一会儿,女人擦去泪水,小声对我说,李医生,对不起,我能去看看他吗?

看看钟,快到十二点,我点头道,好吧,请跟我来。

重症监护室里,男人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和仪器。女人快步走到男人身边,蹲下身,握住男人的手,轻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救你,我只能……

看一眼男人的心电图,就像无风的湖面,只微弱地有一点起伏。我转身叮嘱护士,这两天是高危期,千万不能大意。一旦有情况,马上通知我。

待我再回头,男人的心电图已变成一条直线。我一惊,目光转向男人,男人的呼吸机歪在一边。

女人慌乱地避开我的目光,将头伏在男人的胸口哭了,越哭越伤心。

我掏出手机,按了人人都熟悉的那三个数字,再要按拨号键时,有一只无形的手拉扯着我,不让我按下那个键。

手机掏出来,又放回去。放回去,又掏出来。每次都在最后停了下来。我狠命地扔出手机,手机的屏碎了。

现在我夜夜无法入眠,我总怀疑我是杀人犯,经常走到公安局门口……

(此文原发《小说月刊》年第9期头题,入选《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漓江版﹞)

作家简介

喜春来,本名龚润芝,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在闪小说、小小说大赛中获奖,在《国际日报》《河北青年报》《西南商报》《厦门日报》《当代闪小说》《小说月刊》《检察文学》《华文小小说》《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过作品。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编者有话说

《活着》一文,正如标题一样,充满沉重与拷问。作品的叙事在医生与女人之间展开,半年前与半年后,同样是女人的丈夫入院治疗,医生面对同样的病人的家属--女人,但女人的表现和情感表达截然不同,随着作品讲述的深入,男人最终逝去,生活的沉重非一个弱小者所能承受。

故事的转折在后半部分,是谁杀死了男人?医生感到了自责,女人伸出一只无形的手,结尾的模糊处理,无疑让读者有了思索。作品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讲述,使人们面对命运和社会有了更深的同情与悲悯。(刘帆)

往期精彩阅读

一人一篇小小说▏蔡楠:叙事光盘

一人一篇小小说▏申平:绝壁上的青羊

一人一篇小小说▏非鱼:论王石头的重要性与非重要性

一人一篇小小说▏陈振昌:勤嫂卖桃

一人一篇小小说▏袁炳发:鸟会说话了

一人一篇小小说▏薛培*:一盏马灯

一人一篇小小说▏于博:九指

一人一篇小小说▏戴智生:严溪锁钥

一人一篇小小说▏陈力娇:炮台山遗骨

一人一篇小小说▏麦浪闻莺:清廉

一人一篇小小说▏刘国芳:黑蝴蝶

一人一篇小小说▏江岸:开秧门

一人一篇小小说▏侯发山:唐三彩

一人一篇小小说▏王培静:父亲的字条

一人一篇小小说▏杨晓敏:裸浴

一人一篇小小说▏韦如辉:放生记

一人一篇小小说▏胡亚林:跟飞机说悄悄话

一人一篇小小说▏大海:当归

一人一篇小小说▏非花非雾:蝴蝶哭了

一人一篇小小说▏余清平:私房钱

一人一篇小小说▏莫树材:红马甲黑马甲

一人一篇小小说▏邢庆杰:宝刀

一人一篇小小说▏丁大成: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人一篇小小说▏白云朵:暧昧

一人一篇小小说▏安晓斯:距离一米看孙子

一人一篇小小说▏安石榴:大鱼

一人一篇小小说▏吕啸天:一根鱼刺

一人一篇小小说▏凌鼎年:此一时彼一时

一人一篇小小说▏红山玉:老麦克

一人一篇小小说▏张中杰:老戏骨

一人一篇小小说▏肖曙光:派饭记

一人一篇小小说▏王东梅:俺爷是个罗锅子

一人一篇小小说▏田洪波:影子

一人一篇小小说▏谢松良:仁者之心

一人一篇小小说▏钟庆作:百家饭

一人一篇小小说▏曾立力:路碑

一人一篇小小说▏马河静:天地“粮”心

一人一篇小小说▏红墨:形影分离

一人一篇小小说▏任瑞娟:我的爷爷奶奶

一人一篇小小说▏徐建英:喊*

一人一篇小小说▏晴月:高下

一人一篇小小说▏蔡雨艳:葫芦爬满架

一人一篇小小说▏曹洪蔚:官瓷

一人一篇小小说▏李伶伶:羊事

一人一篇小小说▏白小易:客厅里的爆炸

一人一篇小小说▏刘浪:绝世珍品

一人一篇小小说▏孙春平:老人与狐

一人一篇小小说▏刘建超:遭遇男子汉

一人一篇小小说▏林美兰:大厨

一人一篇小小说▏*荣才:理发匠

一人一篇小小说▏郭建国:富春山居图

一人一篇小小说▏徐均生:天塘山咒语

一人一篇小小说▏申弓:前朝遗老

一人一篇小小说▏许心龙:父亲的麦粒

一人一篇小小说▏刘公:你就叫他“爸爸”

一人一篇小小说▏墨凝:雪殇

一人一篇小小说▏高美兰:营生

一人一篇小小说▏冯骥才:苏七块

一人一篇小小说▏赵长春:赵家米铺

一人一篇小小说▏秦兴江:种花生,收花生

一人一篇小小说▏姚筱红:绿门

一人一篇小小说▏冷江:雕花刻刀

一人一篇小小说▏张昧林:留宿

一人一篇小小说▏佟掌柜:父母的爱情

一人一篇小小说▏朱文彬:九爷

文学高地红尘私语

QIAOTOUWENXUE

文学顾问:杨晓敏莫树材

主编:刘帆

编辑:刘庆华赖燕芳

特邀编委:余清平鹿禾先生马河静

胡亚林自由鸟王勤

SerenaTeng滕芳谢松良

(排名不分先后)

后台管理:多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人一篇小小说喜春来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