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AF)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引起发作通常比较短暂,故部分患者难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得以识别。因此,对于卒中患者尤其是隐源性卒中患者有必要进行长期心脏监测。
年第三届欧洲卒中组织大会上发布的卒中后早期长时间心脏监测(EPACS)最新结果表明,与标准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相比,隐源性卒中患者采用无导线贴片装置进一步增加AF监测时间有助于识别更多AF患者。
研究者医院的JamesTeo等共计从英国两家中心入选发病3天内的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监测组(n=60)与新型设备监测组(n=56),前者接受传统24小时门诊动态心电图监测,后者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基础上佩戴新型无导线贴片装置14天。随访近90天时动态心电图组与新型设备监测组分别有47例和43例患者完成研究。分析显示,动态心电图监测组与新型设备监测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卒中发生率无差异(2.1%vs.2/3%);但新型设备监测组所发现的AF更多(16.3%vs.2.1,OR=8.9,95%CI:1.1~6.0;P=0.)。
研究者认为,与传统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相比,这种贴片式心脏监测设备应用更加方便,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心脏监测的应用率及效率,并能更好地识别AF。目前,这种新型贴片式设备已在美国临床上得以应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JesseDawson、荷兰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BartvanderWorp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的AlastairWebb等很多专家均对这种新型贴片式设备的未来临床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3rdEuropeanStrokeOrganisationConference(ESOC).SessionP24.PresentedMay18,.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