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年,合肥高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中国科大尖端科研力量以及一批批从中国科大走出的优秀学子,合肥高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一直以来,合肥高新区为中国科大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师生校友创新创业提供了生根发芽的沃土,而无数中国科大师生和校友也为合肥高新区的发展贡献出了青春智慧。
为了展现中国科大与合肥高新区共同成长的历史进程,讲述校区共荣共生、携手创新的生动故事,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大*委宣传部联合策划“科大南迁50年50人在高新”系列宣传,讲述50名在合肥高新区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中国科大师生校友的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是安徽心之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傅兆吉的故事。
傅兆吉
用人工智能技术聆听心声年生的傅兆吉说自己在广大创业者的队伍中已经不算十分年轻。他在过了“而立之年”时创立的安徽心之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已经成熟起来。作为傅兆吉创业的第三个项目,心之声所专注的事业与无数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它聚焦的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心电图的自动诊断。
从四年前瞄准方向到如今站上金字塔顶,心之声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傅兆吉挑战人生的崭新篇章。
用人工智能守护心脏健康先进技术瞄准巨量市场需求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在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因此死去,而全世界每分钟有13个人因为同样的问题丧命。
“心源性猝死高发的原因是很多人难以及时发现心脏出现的小问题,于是小问题发展成为了大问题。”傅兆吉说。“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心脏有问题是在发生突发性心梗的时候,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心脏是从完全健康的状态突然爆掉的,一定会有若干的前期征兆。”
傅兆吉说,要想及时发现这些前期征兆,心电图是目前监测心脏健康的唯一可行的方案。但是,传统的心电图监测有着一些长期存在的困难。
“首先,很多人会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到心脏不适,去医院检查却又不能发现。这就需要经常性的心电图监测,医院。”
傅兆吉说,对心脏健康持续监测的必要性催生了带有心脏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家用小型硬件设备的广阔市场。
“其次,人工分析心电图面临严重的专业人才缺口。医院产生的心电图诊断量为几亿次,而具有执业资格的心电图诊断医师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医院的心电科医生都很忙。”
搭载心脏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和家用小型设医院和体检机构巨量的心电图诊断需求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技术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快速的心电图分析。
“医院做完心电图以后请医生帮我们看,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帮助人们做心电图的自动诊断。”傅兆吉说。
于是,心之声基于成熟的AI心电分析技术推出了三款产品和服务,面向四个细分市场。
“我们基于医院的良好标注的临床心电图做的机器人训练,研发出一种特有‘算法’技术,我们称之为Cardio-learn。目前这项技术能够覆盖临床上几乎全部的心电图临床诊断结论,准确度在95%以上。而我们的诊断结论覆盖了97.5%的心脏相关病种。”傅兆吉说。
基于这项技术,心之声推出了一个云服务,一个采集芯片,一个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卡片式的AI心电仪。
可穿戴设备以及放在家里的智能硬件监测到心电图以后,从云端调用心之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自动出诊断报告。
而硬件设备要具备心电图监测功能就离不开心电采集芯片。心之声设计的一款专用心电采集芯片已经被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家居智能硬件等诸多硬件厂商采用,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