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血管疾病防治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TUhjnbcbe - 2021/1/20 1:53:00

王焱

厦门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居各种死因首位。

“我国现有心血管患病人数为2.9亿,每年近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对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厦门医院院长王焱介绍,“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生活条件、医疗水平及全民健康意识各方面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已经开始下降,而我国却在上升。尽管我国心血管患病人群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较西方低,但上升速度却非常快,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超级大国。”

错误观念使疾病隐患在胎儿期埋下

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龄也越来越趋年轻化。

“主要原因还是民众对心血管的认识不够。”王焱强调,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一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种疾病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出现了。西方曾做过相关研究,在对一些因意外身亡的孩子做病理解剖后发现,很多10岁以下的小孩,已经有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先兆,也就是血管里已经有了杂质,比例在10%左右。尤其是有吸烟习惯,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如父母四五十岁就患有心脏病的青年群体,这些人比别人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在饮食上,民众更是存有不少误区,有些老人自己不能吃鸡蛋*,也不舍得扔,就给孙子吃,孙子一天吃三四个鸡蛋*,时间久了自然会出现胆固醇偏高的问题。对于孕妇,觉得需要每天吃一只鸡,不然孩子就营养不好,其实并不是,饮食需要营养均衡,过度的营养成分会通过血液从母体传递,给孩子造成负担。

事实上,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跟基因和遗传有关,在胎儿培育的过程中,母亲的健康对胎儿影响是最重要的。如果母亲吃了一些对胚胎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或者食物,亦或是得了某些感染性的疾病,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就会增加。当然,随着现在医疗技术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社保*策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但我们更应该努力让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持续降低。

对吸烟十分危害心血管健康

的认识严重不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两年,农村地区的心血管患病率甚至已经赶超城市地区。如今,我国糖尿病患病的人数近1亿,高血压的患病人数超过2亿,这些高危人群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后备*”。

“相较于饮食,国内对吸烟会造成心脏危害的认识更加不足。”王焱表示,曾经一位大学教授在做了心脏手术后,我告诉他这个病跟吸烟关系很密切。教授很惊讶的说,原以为吸烟就跟肺有关系,没想到跟心脏还有关系。但在西方一些国家,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会引起冠心病,可见民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极为匮乏,亟待科普知识的普及。此外,二手烟、三手烟的问题同样值得警惕,“假如一个办公室有一个人抽烟,其他人同样在这个办公室坐了五年、十年,和从来不吸烟的办公室相比,这些人患心脏病的概率要高得多。”因此,这需要全社会参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血管疾病防治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