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0%-32%,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与CKD进展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高钾血症的治疗轻、中度慢性高钾血症早期干预的主要方法是去除诱因;限制钾摄入量,避免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停用/减少影响钾排泄的药物;给予促钾排泄药,以促进尿钾排泄。
严重高钾血症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补钙、胰岛素、碳酸氢钠、β2受体激动剂、聚磺苯乙烯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使用血液透析排钾。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见下表:
静脉补钙
血钾6.5mEq/L,无论是否出现心电图(ECG)变化,均应给予静脉补钙。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补钙虽可维持心肌膜电位稳定,但不能促进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或排出。
地高辛导致的高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钙可能会诱发心脏传导阻滞和皮肤钙化。此外,CKD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较高,静脉补钙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转移性血管钙化。
胰岛素
胰岛素可与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加细胞膜钠-钾泵(Na+/K+-ATP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活性,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临床上最常用的为短效胰岛素,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低血糖。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可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具有争议,非高钾血症一线治疗药。大量静脉输注碳酸氢钠可能会导致急性高渗血症,包括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β2受体激动剂
非紧急情况可吸入沙丁胺醇降低血钾浓度,推荐剂量为10-20mg。因用药剂量较大,且具有激活β1受体的可能性,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
利尿剂
促肾功能良好者可联合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布美他尼)、噻嗪类利尿剂促进排钾。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剂可能会导致容量耗竭(远端肾血流量和钾排泄减少)、失眠、低镁血症、肾结石和痛风等不良事件。
聚磺苯乙烯
聚磺苯乙烯(SPS)是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促进钠-钾,钠-钙,铵-钠,钠-镁交换。可与通便剂(常用山梨醇)同时口服使用(15-30g)或直肠给药。因该药含有大量钠,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和严重高血压者应慎用。此外,SPS还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结肠坏死和其他严重胃肠道不良事件,肠功能异常者,如便秘,应停止使用。
Patiromer
Patiromer是一种新型口服钾结合剂,于年获FDA批准,用于CKD和RAAS抑制剂慢性高钾血症。因药物作用时间较晚,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患者不宜使用Patiromer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低镁血症,低钾血症,腹泻,恶心,腹部不适和肠胃胀气。
锆环状硅酸钠(ZS-9)
ZS-9是一种不溶于水,不被人体吸收的阳离子交换剂,主要在肠道内发挥作用,高度选择性结合K+。不良反应有:轻度胃肠道反应,水肿。
参考文献:
[1]UpdatedTreatmentOptionsintheManagementofHyperkalemia.February16,.
[2]HowDangerousIsHyperkalemia?JASN.Nov;28(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