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种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微弱的活动时,Einthoven又在两极之间做成洞形的窗口,在一侧光源的照射下,银线的幅度微小的运动则投影在远处的感光纸上,结果,纤细弦线活动的轨迹就在感光记录纸上显现出来,而纸又以固定的速度,向同一方向移动,心电电流规律的变化则在记录纸上形成实时的心电图形。Einthoven将心电的各波命名为P、QRS、T波等。弦线式心电图机终于问世了,并在年正式投入临床应用。
经过近一个世纪几代人的顽强努力与潜心研究,生物体能产生生物电的现象得到证实。但如何将人体心脏产生的微弱生物电记录下来,成为当时一个新的梦想与挑战。换言之,人体心脏有节律的心电活动,在不同的瞬间、不同部位的心肌电位高低不同,形成了部位不同的心肌之间存在电位差和电流。人体又是一个良性导体,心脏表面分布的电位差传到体表时,则形成体表不同部位的“心电位”和体表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年,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Waller应用毛细管静电计,将体表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变成水银表面幅度微小的运动再被记录下来,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当时就在现场,目睹了这一伟大事件。此后,Einthoven用了10年时间,改进与提高这种心电记录技术的质量,但最终失败了。0年,他受到Ader弦线式电流计的启发,研制出能用于临床的弦线式心电图机。该技术的记录原理十分简单,即人体表面存在的微弱生物电,将其引出并在一个磁场中能产生电磁效果,纤细的银线随心电的变化,在磁场中有一定规律的运动。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