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临床工作中判断有无心脏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因其无创、快速、方便被广泛应用。心脏是一个电和机械收缩协同发挥作用的器官,其中电活动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前提。
心电图就是通过体表电极连接人体并记录心脏电活动,从而发现是否存在异常,它是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必要手段。虽然心电图能反映心脏病变,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偶然一次的心电图结果。
心电图的结果是某一时刻心脏电活动的记录,只能体现这一瞬间心肌的活动是否正常有序。很多因素都可能干扰瞬时心脏电活动,比如运动、情绪、饮用茶或咖啡、服用药物,甚至佩戴手表等,最终出现一份“异常”报告。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静息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心电检查,有时医生还需要多次复查并进行前后比对,这样的结果更可靠,也更容易发现真正的疾病。
正常人也存在某一时刻心电图异常,如早搏。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在24小时内常出现若干次早搏,若在此时恰好检查心电图,就会捕捉到异常结果。此外,有些正常人的心电图形总是类似于存在病变的图形,如果单纯依靠心电图进行诊断,可能出现误诊。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才能得到准确的诊断。
反之,心电图正常就不是心脏病么?
以上文字转载自人民网-生命时报,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侵犯作者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4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4~6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最好嚼碎)15粒速效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