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
“中央的价补分离*策在实施之后,也在陆续落实一些其他的*策配套。例如补贴的这个钱,叫做中央财*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总共是亿,在8月下旬已经下拨到位了。
在这个补贴的金额里面,10%都由省*府统筹调剂使用,剩下的90%都是按照农民种玉米的面积来进行补贴。农业部测算出了一个数字,一亩玉米可以补到元,如果折合成亩产斤玉米的话,相当于每斤补1毛7,这个补贴可能抵不上价格下降的这个差距,但是对于中央来说,补贴亿元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那么,谁能领到补贴呢?根据实施方案,补贴对象必须是合法耕地上的实际玉米种植者,包括本地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社员以及外来租赁土地的种植者。补贴金额有了,那么,大家应该怎样才能申请到补贴呢?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向当地农业部门据实申报,规定的时间是7月到9月,现在已经是9月中旬了,大家一定要抓紧!眼下卖粮难,农民如何应对?如果考虑到国家发放的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对于东北四省区的玉米种植户来说,大致每斤的毛收益能够达到8毛到8毛5,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则要完全交由市场自发定价,价格大致在7毛到7毛5之间。就算是加上补贴,可能我们卖的玉米也只能达到每斤8毛5分钱,这和往年比起来低了不少。那么,玉米究竟卖不卖,应该怎么卖?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给出的建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俊峰教授
“农民可以大概做出一个判断,首先就是粮食刚刚下来的时候,这个平均价格肯定会更低,但是7毛5到8毛在将来就是一条线,如果比这个价格高或者差不多,农民也不要过分惜售;如果说很低的话,也没必要太着急卖。
考虑到未来的趋势,中国肯定要进口国外的粮食,全球贸易都进来的话,价格肯定会趋同。那么玉米价格会在8毛钱左右,国家再补1毛的话最多到9毛,如果再高就不现实了。一般农民经常会惜售,总幻想着价格能再高一些,从现在来看的话,国际价格就是天花板价格,我们国内的价格也不可能再高了。”
所以,如果9月底10月初玉米成熟收获时,价格如果低于7毛5分钱,还可以再等等,但如果已经在8毛钱附近,大家就要果断出手了。玉米的用途有很多,不仅粮饲兼用,还可以进行深加工,眼下国家去库存压力很大,市场相对饱和,所以价格相对偏低,那么过两年库存量有所消化,玉米价格有没有可能反弹呢?反弹的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有专家说,玉米下游需求主要体现在饲料需求和深加工需求方面,目前饲用和工业用都处于萎缩状态。比如说饲料,玉米的需求很大程度和生猪养殖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现在生猪价格并不处于历史高位,未来进一步涨价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也并不会特别高。而至于深加工,受到产能不断提升、需求持续降低以及*策限制等多方面因素抑制,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持续疲软。淀粉和酒精加工企业目前都还处在亏损状态,开工率还不足一半,也难以提振玉米的消费需求。所以,玉米在我国已经基本沦为过剩产能了,要想彻底解决玉米的卖难问题,我们还是需要转变思维,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声明:文章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告知修改、删除。
温馨提示:微小麦社区平台已经向大家开放,微社区平台有许多好友发布的采购、销售等信息,大家可以进入微社区查看或者发布自己的需求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