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亡人数接近万人,相当于每天有约1万人因该疾病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技能的掌握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以下简称AED)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CPR)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1-5分钟之内的复苏成功率最高为35.3%,10分钟内复苏成功率为18.9%,10分钟之后的复苏成功率为4.4%。因此称心脏骤停后的10分钟为抢救的“白金10分钟”。我国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低于1%,也就是说例心脏骤停患者能抢救回来的不到1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脏骤停绝大部分发生在院外,我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又非常低(不到1%)。
中国心肺复苏周,“心肺复苏,成’救’你我”科普活动于年6月1日启动以来,医院胸痛中心积极行动,在本院医务科的协调下,进行了为期6天,共计8个场次的院内外科普宣传,通过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采用实践操作演示、手把手教、分发胸痛知识等急救科普手册、在医院门诊大厅LED屏循环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进行,旨在让更多的人员掌握更专业的急救知识。
6月1日新区裕丰园小区
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庆祝第71个国际“六·一”儿童节,竭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幸福成长,6月1日上午,医院胸痛中心和铜川市红十字会共同在铜川市裕丰园小区开展“应急救护演练”活动。
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吴慧锋和志愿者们为小朋友生动形象的讲授了心肺复苏术现场急救知识,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进行院前急救。
6月2日云梦乡南斗村
在农村地区,村民们普遍缺少“有病及时就医”的观念。为普及健康知识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6月2日上午,医院医务科组织多学科携手铜川市直机关工委、铜川市红十字会前往云梦乡南斗村开展主题为“健康扶贫进乡村,心肺复苏暖人心”的义诊和心肺复苏普及活动。
义诊现场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科、肾脏内分泌科、营养科、儿科、功能科等医疗护理专家为多名群众进行了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免费诊疗,急诊科副主任吴慧锋、医师吴雄雄和护士王菲怡为村民进行了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梗阻、如何拨打等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并亲自指导村民操作心肺复苏,同时免费测血糖80人次,做心电图50人次,发放胸痛中心等宣传资料余份。
6月1日-5日医院门诊及急诊大厅
为普及院内医护人员及门急诊就诊患者及家属的心肺复苏知识,6月1日-5日,我们在门诊大厅屏幕上滚动播放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每天下午2点到5点安排医护人员在急诊和门诊大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手把手教患者进行操作心肺复苏。
6月6日王益区方舟广场
为进一步普及心肺复苏,提高公众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6月6日上午,医院急诊科在王益区方舟广场进行了义诊和急救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现场急诊科阎佳、王晓慧、张娥、邱苏程护士和吴雄雄医师志愿者首先表演了心肺复苏舞蹈,随后志愿者们讲解了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心肺复苏、成人和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溺水等急救科普知识,并指导群众进行示范,志愿者们讲解生动形象,活动现场十分热烈,市民踊跃体验,互动交流,效果明显!活动后一带孩子的年轻妇女在现场说到:“这次近距离的学习并亲自操作,比单纯的看书或视频要更容易掌握!感觉天热,但是也值了!”
心肺复苏科普任重道远,6月7日不是终止,是开始,它将伴随我院胸痛中心建设,成为一项常态化公益科普工作,不断深入人心。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弱,但是有更多的“我们”行动起来,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让拯救生命,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