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发生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大部分时间内人们是感觉不到任何症状的。
常规的体检,关于心脏健康方面的检查也就是量量血压和做一下心电图。
即使血压有些高或者心电图有些异常,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做冠脉造影这样的确诊性检查,也是没法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罹患冠心病。
因此一个人在三年前体检正常,也并不能说明他将来就不会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高糖分、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等热量较高的饮食,容易使人发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但这里指的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而并不会特指某一种食物。因此,常吃“番茄炒蛋”并不是一个人发生心肌梗死的直接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人们在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身上就普遍发现了这种心脏病,这说明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是一种遗传倾向很强的疾病。
人们在30岁以下人群中很少发现动脉粥样性病变,但在40岁以上人群中却能普遍发现,这就说明冠心病是一种与年龄增长关系很大的疾病。
除了家族遗传和年龄问题之外,冠心病的发生还与某些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有关:
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人群;
2、习惯于高热量、高胆固醇以及高糖、高盐饮食的人群;
3、缺乏运动、久坐不动和人体肥胖者;
4、大量吸烟、喝酒的人群;
5、情绪波动大,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下的人群。
可见,要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全面消除上述患病危险因素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多吃什么、少吃什么”那么简单。
最重要的,已经发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医院做专门的心脏检查,如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必要时还要做一个冠脉造影等特殊检查,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