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小伙半年多没运动,近日打球时突发心梗,幸亏医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手术,终于转危为安。专家提醒,目前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10月24日一晚,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就收治了5名心梗患者。
据了解,小伙身高一米七五,体重八十公斤左右,10月24日下午,他打篮球不久,突然出现胸闷胸疼,随后症状逐渐加剧无法忍受,前往苏大附一院平江院区急诊。医生根据症状立刻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小伙广泛前壁心梗。随后心内科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这代表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需尽快手术恢复心肌供血。”当晚,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钱晓东紧急为小伙实施植入支架手术,并结合抗栓治疗。一个多小时后,被堵塞的血管成功开通,小伙的心脏血流随即恢复正常,这才转危为安。
小伙年轻壮硕,为什么会突发心肌梗死?据悉,这可能和患者长期熬夜、透支身体有关。钱晓东解释,患者平时不运动,突然高强度运动,人体全身耗氧量增大、心脏做功增加。如果出汗太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现急性心梗甚至猝死。此外,运动时动作过于剧烈,也可能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
“近年来在接诊中发现,心梗有年轻化的趋势,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或吸烟、作息不规律等都是危险诱因。”钱晓东表示,医学上通常把45岁以前发生的心梗定义为早发冠心病,这类患者在苏大附一院占近一成,年轻人需引起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秋冬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使不少有心脑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雪上加霜”。10月24日一晚,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就收治了5名心梗患者,其中两例进行手术抢救。据介绍,低温加上室内外气温波动幅度较大,会让靠近体表、四肢的血管收缩,回到心脏的血液增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血压升高,发生心梗、卒中的风险升高。
钱晓东提醒,年轻人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健康饮食;运动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心血来潮,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参加高强度运动,以免发生危险。另外,有危险因素或家族史的患者,平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标,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市民一旦持续出现胸部憋闷、疼痛等不能缓解,应考虑心肌梗死可能,医院胸痛中心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苏报融媒记者周函)
责编: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