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舜网
医生正在查看检查结果。
近年来,随着智慧医疗的普及,看病变得更加便捷:
“家门口”做心电图,医院“秒”出报告,发现危情立即转诊……随着“心电一张网”的启动,如此高效、方便的就医场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正是这张无形的“救命网”,让更多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高效、规范的诊疗服务。
3分钟出结果,家门口“看专家”
“真方便!做完检查不到3分钟,报告就传过来了。”8月21日,在莱芜区凤城街道青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岁的高大爷拿着心电图诊断报告由衷感慨道。
几年前,高大爷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根据医嘱需要定期复查。在检查室,门诊部主任陶冉为他戴上穿戴式心电设备。轻点按钮,不到半分钟,一份心电曲线图同步显示在手机上。通过远程心电诊断网络,陶冉轻轻一点,将图片医院心电图室。
很快,专家将完整的心电图诊断报告和诊疗建议发了回来。“医院跑了,不仅少了麻烦,还省了不少开销。”3分钟出结果,家门口看专家,高大爷体验到远程心电图诊断的便利。
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到死亡,农村远高于城市。由于基层医疗资源匮乏、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问题,始终困扰着基层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生。对于这类患者,心电图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心血管疾病往往发病快、来势猛,而且不易察觉,如遇危急情况,及时转诊、救治是关键。”陶冉说。据了解,医院搭建的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已在莱芜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在第一时间上传拿不准的病例,很快就能得到准确的诊断,还能及时沟通进行转诊。同时,基层医疗水平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得到持续提高。”在陶冉看来,“心电一张网”的建设,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联系在一起,既能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也能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打通了救治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远程心电诊断网络搭建“救心高速路”
搭起“心电一张网”,让数据信息“多跑路”,居民看病“少跑腿”。今年2月,医院“心电一张网”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医院采购台心电设备,免费投放到莱芜区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诊所、卫生室。
“患者急性心梗,需要立即手术治疗!”4月1日早上8点50分,远在20公里外的羊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来一份心电图,引起了医院心电图室主治医师王秀玲的注意。
尽管心电图表现不太典型,但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职业敏感,王秀玲的第一判断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万分危急,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结合胸痛、胸闷的临床表现,王秀玲建议患者尽快来院治疗。
第一时间,医院胸痛中心一键启动电话,相关科室全部协调完毕,急性胸痛患者绿色救治通道畅通无阻,手术人员、设备、物品全部就位。
9点28分,医院,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患者立即进入导管室,术前准备完毕,手术开始。长长的造影管顺着导丝从患者右手桡动脉缓缓进入,顺着弯弯绕绕的血管到达心脏。导丝顺利通过病变,完成球囊扩张,顺利植入支架后,患者病变部位血流恢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医生正在为患者做心电图。
在心脏治疗领域有一个“D-to-B”指标,医院大门到进行介入治疗后导丝通过血管闭塞段的时间,医院急性心梗救治能力的硬指标。从患者第一份心电图,到血管开通,不到2小时。医院到血管开通的“D-to-B”时间,只有短短的38分钟。“心电一张网”又一次在急性心梗黄金时间窗内完成了极速拯救。
让患者从“命悬一线”到“转危为安”,正是得益于这张“救命网”。为确保项目顺利运转,医院构建了“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村卫生室—患者”四级联动机制,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8名心电诊断医师进行24小时实时、高效、精准的远程心电判读,并指导开展急危重症救治,为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医院累计完成份心电图判读,其中危急患者9例,预警患者73例。
织密“一张网”,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在有效时间窗内及时进行救治,才能争取到一线生机。
在过去,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配备了心电检查设备,可以进行相关检查,但存在不会诊断或诊断不够精准的现象。该平台创建后,通过一个可穿戴设备,把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连接起来。
“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医院接受最佳治疗。”医院医务科主任牛甲民说。“心电一张网”建设,医院联动、协同救治的模式,降低死亡率,提高心梗救治成功率。
“心电一张网”补齐了基层医疗机构无专业心电图设备、无专业医生的短板。据了解,心电网络系统通过实时传输系统,上下级之间数据共享,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心电图判读完全同质化,解决了院前诊断不及时和诊断不明确的问题,大大缩短院前救治时间。“搭建远程心电诊断网络,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帮助基层提高诊断水平和医疗效率。”医院院长孙堂卿说,“下一步,我院将充分发挥区域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好工作,不断优化流程,持续改进质量,进一步提升急性胸痛、心血管病的救治能力,让本区域内的胸痛、心血管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目前,在我市其他区县,“心电一张网”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行。随着“心电一张网”辐射面的不断扩大,有效改善了急性胸痛患者就诊及转运延迟状况,大大提升了区域内群众心血管急症的整体救治水平。未来,这张阻击心血管疾病、护佑人民健康的“救命网”,会织得越来越密、撒得越来越广,让更多基层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