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个关于体检的段子:
小时候怕看成绩单,
长大了怕看体检报告单。
小时候怕考试想装病,
长大了怕体检装作很健康。
我们害怕体检
那么体检到底有没有意义?
体检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段需要做哪些体检?
小午带您一起往下看~
你会定期去体检吗?
体检能查出疾病吗?
有人认为常规体检意义不大,只有在需要检查特定疾病时才去做检查。而常规体检更是“没什么用”。
事实并非如此。年一项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回顾了近60年间的32项高质量研究后指出,常规体检可以更好发现和控制慢性病,促进生活习惯改变、疫苗接种和癌症筛查,而且改善患者的自我健康感受。
所以,即使是常规体检,对于早期发现疾病也非常有效,上述研究的第一作者也表示,很多人只在出现问题时才去看医生,但这时可能已经为时过晚。①
体检之前,这9项准备都做到了吗?
体检当天早晨需空腹。
体检前3-5天,饮食请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及饮酒,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体检前一天晚上8点之后不要再进餐(可饮水)。
糖尿病患者可与医务人员沟通,请尽早采血,避免低血糖。
参加CT/DR线检查,请勿穿着带有金属饰物或配件的衣服,孕妇及备孕者勿做CT/DR检查。
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水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小便。
女士体检不宜化妆、穿连衣裙、连裤袜等、月经期间不宜妇检、尿检、粪检。妇检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
抽血后请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测量血压及心电图检查要求安静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尿液检查的准确性,请务必采集中间段清洁尿液。
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者,晨起应照常服药,可饮白开水50-毫升,一是给体检医师评价降压效果提供依据,二是避免在体检现场紧张的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但“糖尿病”患医院,用餐前服用。
各年龄段的人应该重点筛查哪些项?
常规体检虽然对发现部分疾病有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依靠同样的常规体检。《美国医学会杂志》同期发表的社论文章也指出,关于常规体检,合适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刀切。医生和患者可以结合患者的偏好和具体情况,在合理的临床实践范围内,制定长期计划,结合适当频率的体检、特定筛查和预防性治疗。②
而不同年龄段的人,由于高发疾病不同,因此要有不同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