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9月16日的凌晨4点,当我们坐在电脑前敲完苹果秋季发布会稿件的最后一个字时,却丝毫没有因为新款iPhone并未亮相而感到不满,因为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全新的AppleWatchSeries6以及首发A14主控的iPadAir,所体现出的技术创新都已经足够令人兴奋,而门槛更低、性能更强的AppleWatchSE和第八代iPad,则完全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苹果产品的魅力。
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身体验一下苹果这次的四款新品了。而就在今天,我们就得到了抢先上手体验的机会,可以抢在这次新品发售前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实际使用感受。
AppleWatchSE:它注定成为爆款
我们首先体验的,是苹果此次发布的两款“小玩意”:AppleWatchSeries6和AppleWatchSE。
在具体描述佩戴和功能感受之前,我们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能从上面这张图中,分辨出哪些是AppleWatchSeries6,哪些是AppleWatchSE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而这实际上也正是我们首先要说明的一个事实,如果你只看正面或者侧面的话,其实几乎是无法区分AppleWatchSeries6与AppleWatchSE的。
AppleWatchSE
AppleWatchSeries6
当然,这两款产品并不是真的在造型上没有差异。比如从底部的传感器阵列,我们就能轻松分辨出两者的区别,以及他们不同的产品定位,也能看出AppleWatchSE并不具备血氧测量和ECG心电图监测功能。但除此之外,诸如心率监控、海拔测量、NFC支付,以及AppleWatch引以为傲的跌倒报警和一系列运动追踪功能,AppleWatchSE都没有落下。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苹果给那些想要一块入手门槛更低的“苹果表”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只要它被戴在手上,其实很难认出这到底是AppleWatchSE还是AppleWatchSeries6。而对于实际的用户感受来说,只要你不在乎专业级的心脏健康监控功能,基于S5SiP主控的AppleWatchSE,所能提供的功能和使用感受也确实完全够用了。
AppleWatchSeries6:苹果很认真,后果很严重
如果说AppleWatchSE是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提供足够丰富的智能手表体验,同时大大满足消费者在“面子”上的需求的话,那么全新的AppleWatchSeries6,以及基于其衍生的新款AppleWatchHermès(爱马仕),就可以说确实代表了苹果在顶级智能手表设计、技术,和工艺上的水准了。
AppleWatchSeries6
AppleWatchHermès
AppleWatchSeries6相比前代多了哪些东西?首先,它使用了新的OLED屏幕材质。按照苹果方面的说法,这款新屏幕最大的特点在于即便处于低能耗状态的时候,屏幕上信息的亮度也达到了前代产品的2.5倍。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不再需要非得唤醒手表才能好阅读表盘上的内容,而是直接在息屏模式下瞟一眼就能看得更清楚,从而变相增加了手表的续航,同时也简化了日常的操作。
其次,正如我们前面所示的那样,AppleWatchSeries6换用了一套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光学心率+血氧传感器。它同时使用红光、绿光和红外光三种光源进行血氧测量,并由源自A13处理器架构的新款S6主控驱动AI算法得出结果。从手表底部的开孔数量来看,苹果至少使用了四通道的光学传感器来执行这个工作,也就是比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手表都多了至少一倍的传感器数量。虽然苹果官方出于法律和严谨性的考量,并没有宣称AppleWatchSeries6的心率和血氧结果“有多准”,但至少说明他们不是仅仅只为了做出一个新功能来当做单纯的卖点。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此次苹果与新款AppleWatch系列产品一同带来的全新设计表带。其实无论是AppleWatchSeries6还是AppleWatchSE,它们都能适配此次的三种新表带设计,使用软硅胶的“单圈表带”,使用硅胶丝和纱线编织成的“编织单圈表带”,以及使用磁性隐形表扣的皮制链式表带。
与过去带有物理表带扣的设计相比,单圈表带的佩戴自然靠的是表带本身的弹性,它的好处在于长时间佩戴、特别是戴着手表打字或是睡觉时,不用再担心硬质的表带扣压迫到手腕留下痕迹或引起不适;但缺点则在于单圈表带本身是无法调整佩戴松紧度的。换句话说,我们建议大家在购买前最好到苹果的官方线下店面进行试戴——官方有提供从小到大的12级表带尺寸可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也足以让他们找到最为舒适的尺寸了。
第八代iPad是不贵,但不要因此小看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年其实是苹果iPad产品线发布的整整第十个年头。作为全球有史以来最热销的平板电脑产品线,整个iPad系列如今已经取得了超过5亿台的惊人销售成绩。而它本身的整个产品序列在长达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次变迁,也形成了如今iPadmini、iPad、iPadAir和iPadPro的明确“四级”体系。
比如说,此次的新款第八代iPad,就是目前苹果平板电脑中的“准入门级”产品。这既意味着它采用的依然是大家熟悉的传统外观设计,背面一体式弧形金属背壳的经典造型,也代表着它相比前代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将主控方案从陈旧的A10(iPhone7同款)升级到了性能强得多,同时也增加了AI加速能力的A12(iPhoneXS同款),并出厂就预装了最新的iPadOS14。
不过,你可不要因此就小看第八代的iPad。一方面来说,A12相比于A10在CPU与GPU等多方面都有着超过%的性能上涨。这意味着哪怕你拿如今“基础款”的iPad去玩最新的大型手游,流畅度也是毫无问题的。而这一点,换了其他品牌的同类平板电脑产品,还真不见得做得到。
另一方面来说,由于A12本身具备苹果自研的八核神经网络单元,这意味着它现在可以执行以往不支持的那些基于AI、机器学习的应用了。比如说在今天的体验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第八代iPad运行AI修图软件PixelmatorPhoto的效果。用户无需懂得任何图片编辑知识,只要一键操作,AI就能自动对整个图片的色彩、对比度、锐度等进行全面调整,而且仅需几秒就能完成整个过程。但这在上一代的iPad上,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除此之外,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我们体验的第八代iPad,都配备了ApplePencil触控笔与妙控键盘配件。这虽然是展示de“搭配”效果,但看过发布会的朋友应该明白,得益于新的主控芯片,第八代iPad的确强化了ApplePencil的手写识别能力,让这款苹果旗下入门级的大屏平板电脑产品得到了更为完善的绘图、手写,以及笔记能力。对于如今这个居家办公和网课盛行的时代来说,这一功能的增强很显然相当具有针对性。
首发A14,iPadAir将专业性能融入时尚外观
最后,让我们将视线转向本次新发布的产品中最重头的成员,同时也是成功首发苹果全新A14芯片的平板电脑产品——新款iPadAir。
首先要说明的是,尽管苹果在发布会上把iPadAir称作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Pro级别的体验”,但只要是亲身见到新款iPadAir之后,或许不少朋友在第一时间都不会将它往严肃的办公与生产力方面联想。毕竟,它真的是太太太好看了!
窄边框造型的10.9英寸全贴合抗反射屏幕通透性极佳,仅厚6.1mm的机身厚度足以令当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蒙羞,而一体式的“火山口”摄像头造型则更像是苹果在高调的秀着做工。当然,相比iPadPro,激光雷达和广角镜头被取消了,但万的全像素双核对焦主摄本身可没有改动,在A14主控的加持下,无论是对焦速度、低光成像质量,还是4K视频拍摄能力均令人印象深刻。虽不至于和顶级影像手机一较高下,但在众多平板电脑产品中却足以跻身前列。
除此之外,新款iPadAir也是苹果迄今为止首款采用边框TouchID设计的消费电子产品。从体验上来说,虽然新的指纹模块面积是有史以来最小的一次,但很显然苹果有做针对性的优化,飞快的解锁速度让人重新想起了iPhone6s、iPhone7时代的回忆。而从实用价值来说,假使你需要将新iPadAir带出门写生或是办公,那么指纹模块很显然也比戴着口罩使用面部解锁要方便得多。是的,我们虽然不知道苹果是不是特意考虑到了这个情况才在新款iPadAir上采用了这一设计,但必须承认它非常“应景”,而且感受绝佳。
当然,很多朋友可能会关心A14的性能表现。事实上在iPadAir上,我们找到了一些能够证明A14独特之处的应用。比如说,在此前的发布会上亮相过的,仅需通过普通前置摄像头就能实现十指手势追踪、隔空“打碟”的AIDJ应用,这一次就存在于体验机中。
从我们的实际试用情况来看,在A14芯片的16核神经网络单元加持下,iPadAir的确可以做到完全不依赖网络连接,单纯用自身的算力就在本地完成整个手势识别、关节追踪、音乐实时混音的全部运算过程,而且几乎感觉不到延迟,可以说是非常“炫技”了。
最后,作为此次iPad系列新品中性能最高的设备,新款iPadAir当然也加入了一些更为专业的元素。比如它这次的接口就换成了与iPadPro同款的USBType-C,而且是真正采用了USB3.2Gen1协议,能够支持5Gbps高速传输和较大功率OTG设备读取的设计。又比如说,它当然也适配了带有触控板的“妙控键盘”,能够“变身”近似笔记本的形态来使用。
总结:精准定位加独门体验,这次的四款新品都不简单
总的来说,在完成了并不算太长时间的试用之后,我们三易生活对于苹果这次的四款新品也有了一个更深入、也更明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很负责的说,本次的四款新品几乎都具备着让人难以拒绝的魅力。
比如AppleWatchSE,它拥有和最新款旗舰AppleWatch几乎看不出区别的外观,本身的健康监测和运动统计能力并不输给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高端智能手表,同时还有一个相当合理的价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苹果首批支持家庭设置的AppleWatch产品之一,这意味着你可以用自己的iPhone激活和管理多台AppleWatchSE,然后将它们分配给孩子或者家中的老人,而无需让他们自己拥有iPhone。
比如AppleWatchSeries6,我们可以说市面上还有一些设备也支持血氧测量,但很显然苹果的新款旗舰智能手表是真的很认真地在对待这一新功能。加上新设计的舒适表带,如果一位用户真的需要认真测量自己的血氧,或是担心自己的睡眠呼吸暂停之类的症状,那么很显然,AppleWatchSeries6会让这部分用户感到更为靠谱与安心。
当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两款全新的iPad新品。第八代iPad在同级别当中绝对算得上性能出众,足以承担起网课、学习,或办公一类的需求。而新款iPadAir呢?你既可以将它看作是迄今为止最美型的iPad产品之一,但同时当你有视频编辑、多任务办公、重负载AI程序的需求的时候,它甚至可以提供堪比当前iPadPro的体验。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苹果既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强的硬件研发能力,更认真的产品研发态度,能够让极客用户觉得体验独特、“银子”确实花的值;同时他们又能准确地洞察大众内心的需求,精准的用自己积累下来的技术促成普及型产品线的“消费升级”,令定位相对较低的产品在与同类竞品比较时依然显得更具吸引力。
讲真,这非常不容易,但为什么苹果能做到呢?或许,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