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跨域扩张三大问题
摘要:从此,更名、扩张、上市成为城商行发展的“三部曲”,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大型城市商业银行首先更名,去掉原有名称中的“市”字,淡化地区色彩,淡化*府色彩;跨区经营,发展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银行;剑指上市。在城市商业银行域外扩张中,如何确保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非常关注的问题。 从城市商业银行方面来说,远离其立足之本,远离其“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后,如何保持属地*府的支持成为新的课题,对于属地*府而言
2005年底,上海银行获准在宁波设立异地分行,标志着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城市经营的模式被打破。从此,更名、扩张、上市成为城商行发展的“三部曲”,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大型城市商业银行首先更名,去掉原有名称中的“市”字,淡化地区色彩,淡化*府色彩;跨区经营,发展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的银行;剑指上市。
学术界、企业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否应该离开本土、跨区经营争议颇多,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已成不争的事实,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城市商业银行域外扩张中,如何确保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非常关注的问题。
资金跨域外流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商业银行都有属地*府的注资,由地方*府控股,是“*府的银行”。但是,实施跨区经营后,为了抢占当地市场份额,银行在存贷比考核、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会为异地分行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2009年,北京银行上海分行贷款总额达200亿元,而存款总额仅为150亿元,导致资金从属地流向了异地,异地分行成了属地的抽水机。这一现象与属地*府投资的本意不符,如果这种现象扩大到一定程度,势必造成投资方与经营方的利益冲突。
从城市商业银行方面来说,远离其立足之本,远离其“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后,如何保持属地*府的支持成为新的课题,对于属地*府而言,如何在保证城市商业银行不断追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坚持资金对属地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样成为新的课题,如何协调城市商业银行与属地*府的关系的问题摆在了双方的面前。
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与属地*府必须在制定对外扩张战略时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照顾投资与经营双方的利益,明确双方的责、权、利,防止以后矛盾的发生。
褪去本土保护层如何发展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域外扩张主要采用并购或者新开点设立分行的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其分行的经营模式都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城市商业银行在属地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地方*府的支持和扎根于本土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关系营销,这些都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具备的地域、人缘等方面的优势。一旦实现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两大优势背景都将丧失,这将使它在域外扩张时,褪去保护层,一旦遭遇重大风险或危机,就会显示出明显劣势。正如“只有等到海潮退去,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本土的成功发展模式不可以在异地简单复制,处于完全市场竞争中的分行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不倒,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环境,完全按照市场经营法则来制定各项经营策略。
其次,努力实现经营地的本土化,保持中小银行特有的关系营销优势。
第三,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目标,寻找突破口,针对特定服务对象开发新的产品,建立品牌效应,逐步做大做强,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