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王医生一直鼓励大家适度得进行运动锻炼,以预防心脑血管类疾病,可是前几天有一位网友私信我说,他每次跑完步都会出现高血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这是怎么回事呢?
运动确实会导致血压反应性升高,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下的血压升高主要是表现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刚结束时;但如果运动后长时间高血压,血压数值超出正常反应性升高的生理范围,并且有时还会伴随头晕、头痛及心慌等症状,测量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不齐等,那就要警惕,可能是“运动性高血压”。
以前认为运动时,血压升高是天经地义的,如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运动性高血压可能与靶器官损伤有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那什么是运动性高血压?其实运动性高血压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国际共识;为了方便理解及诊治,一般来说,在运动时血压过高,男性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女性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不管男性或女性,舒张压大于mmHg,就可以看做是运动性高血压。
目前来看,运动性高血压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交感神经系统过度亢进、代谢异常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有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人群,由于动脉壁增厚和僵硬度增加,动脉力阻力会增高,舒张功能降低,导致运动后出现高血压;又比如,有些人在超负荷运动时,出现交感神经过度亢进,末梢释放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结果就会导致高血压升高;还有血管内皮受损的人群,比如烟民,因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弱,导致出现运动性高血压;等等。
据不完全的统计,健康人群或血压正常的人群,运动性高血压都有18.1%-35.1%的发生率;而像男性血压正常高值、男性1级高血压、中年人群、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等,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就更高了。
那运动性高血压应该如何防治呢?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那倒也不是,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首先,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上坚持低盐低脂低糖,多吃瓜果蔬菜,戒烟少酒,保持良好的睡眠;另外,平时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强度不要太高,循序渐进。
对于重体力劳动者及经常参加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应及时筛查,医院做一下运动负荷试验,帮助评估是否可能会有运动性高血压,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我是首都医科医院的王强医生,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