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微观世界里寻找各种疾病的致病原因,严谨对待患者每一份需要检验的标本,用检验数据协助临床及时作出病情评估及诊断。她们就是榆医检验人,这场疫情的“无名战士”,她们不需要直接诊疗患者,但却要与病*展开面对面的博弈;她们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仍甘愿做医疗事业的幕后英雄,为疫情防控筑牢了一道“防护网”。
面对严峻疫情防控形势,核酸检测量大幅增加,原本就已经高速运转的检验科必须再次提速,她们要用快速准确的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在PCR实验室内,收样、灭活、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判读……核酸检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细致严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检验科就是身处前沿、发现敌情的“侦察兵”。
在年冬去春来之际,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检验科医院抗疫前线的隐形战士,坚守岗位、积极参与、冲锋在前,同其他各专业医务人员携手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检”行抗疫,用专业素养“验”以为民。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检验科全员积极参加PCR培训,21名工作人员全部取得PCR上岗证,为新冠病*核酸检测工作储备大量生力*,于年7月20日正式启动核酸检测工作。核酸检测实验室运行以来,最高日检测量达到人次,共完成核酸检测61万人次。
年10月19日,兰州市城关区通报阳性病例。医院疫情联防联控小组紧急部署防控任务,检验科立即启动《新冠病*核酸检测应急预案》,紧锣密鼓,抽调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技术骨干迅速充实检验科核酸检测队伍,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全科人员积极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中,核酸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战斗中,接收大批量核酸检测任务。
自我省发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以来,核酸实验室工作量剧增,工作负荷也不断加重,她们夜以继日,24小时不停机的紧张工作。每次检测都要进行实验前消*、核对样本、检测样品、检测结果复查、实验后清洁消*、废弃物处置等环节,检验人严格执行院感流程及技术操作流程,穿起厚重的防护服,以院为家,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检测任务。
面对每天几千人份的标本量,要一一进行编号扫码,由专门窗口进入实验室,检验人员开始配制扩增试剂,把病*扩大到仪器可以检测到的倍数,仅这一步操作每个检验员每天就需要重复上千次。然后通过核酸提取仪提取病*核酸,因为要和样本直接接触,这个区域也是生物安全风险最高的一个区域。为了防止扩增剂被污染,所有工作都是在负压状态下进行,这对每个检验人员都是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在负压环境下,普通人不到半小时就会感到脑压升高、胸闷气短,而检验人员在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一待就是六到八个小时。同时,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出具的速度,在实验期间,她们基本不喝水、不上厕所,每天都在挑战身体的极限。面对困难和风险,检验人员从不畏惧,她们将责任担在肩上。她们纷纷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尽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同心共筑,严守“关口”的预检分诊战士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
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
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
秋风瑟瑟,雨雪纷飞中,她们岿然矗立,坚挺的背影,没有丝毫退缩。“您好,请您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我要查看一下您的健康码,行程码,”请您佩戴好口罩……详细地询问,耐心地引导,无微不至地提醒,就是预检分诊护士最普通的日常工作。
疫情防控,预检分诊是重要防控手段之一,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有力的一道屏障,更是整个疫情防控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医院人员测量体温、扫码,对就诊患者询问接触史,针对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患者,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做好记录。指导来院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充分发挥预检分诊的哨点作用。
工作中,预检分诊护士严格按照院感管理规定,每天进行四次或以上的消*工作,医院第一道关口。她们认真履职,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确保预检分诊正常有序的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她们不厌其烦,不辞劳苦,尽职尽责,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她们心中的目标就是:不漏查每一名病人,不漏过任何危险因素!
提供床旁检查服务的功能检查科白衣战士
为减少住院患者流动的管理需求,全力配合各病区闭环管理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医院疫情防控要求,功能检查科调配出诊仪器及医护人员为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提供超声及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24小时血压监测)床旁检查服务。
科室第一时间快速组建床旁超声及心电图出诊小组,及时出诊,24小时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速的医疗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医院病区的正常运行、病区的封闭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11月8日,床旁超声检查人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33人次、常规心电图人次、24小时血压监测39人次。
“医者父母心,杏林天使情”——融在三餐里的“医”心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为保障医护人员、病员及陪员的安全,榆中医院对病区施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所有医护人员、患者及陪员由食堂统一配送餐食至病区门口,医护人员负责将餐食送至病房。
“大姐,晚饭给你们送过来了,麻烦出示一下健康码。”饭菜从食堂到病区门口再到病房患者的口中,一直都是热乎乎的。患者家属表示“本来担心疫情防控期间病人没有人照顾,吃不上饭。现在好了,吃饭时间,食堂就会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病房,饮食健康也有保障,我们家里人也放心了。”
为达到精准、安全及快速送餐,医院食堂制定了患者及陪员订餐送餐的标准流程,各病区医护人员统计用餐种类及数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