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以大时代的精神来宽容小时代
TUhjnbcbe - 2020/6/12 11:26:00

以大时代的精神来宽容《小时代》


    文城/文大时代的精神不是拒绝《小时代》等所表现的“年轻话语”,而是要以更大的宽容性来容许各种的主题和话语影片,宽容精神应该是大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时代》电影出现在当今这个时代,似乎注定要引起争议的,郭敬明由年轻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文学“明星”,转身为影坛的导演新秀,这件事本身就容易引来话题了,何况《小时代》涉及到当前特别敏感的对于金钱的态度,涉及人生的价值观问题。近日,有评论文章表示:“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和3”,认为《小时代》把整个电影的基调定位无休止地追逐物质生活上,这种评论观点说:“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逐渐会让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失控”等。面对着尖锐影评,郭敬明的回应更尖锐:“学会他们的规则,然后玩死他们!”不管人们怎么批评郭敬明,《小时代》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成功的,那就是很契合青少年群体的心里诉求,非常成功地利用粉丝效应来积极地传播“郭敬明”品牌,此外,媒体非常热闹的争论其实也是在为《小时代》和“郭敬明”作广告,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小时代》吵得越热闹,郭敬明就更开心。不能不说,《小时代》作为商业片,获得很大成功。当然,从电影艺术角度看,《小时代》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没有出人意料之外却在其理之中的情节,说不上自然顺畅的叙述,算不上张弛有度的导演艺术等。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小时代》已经从一个角度很好地描绘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现时代年轻人的友情、爱情、生活真实和人生追求,我们又何必用想当然的高标准来要求郭敬明一定要把电影拍出什么符合“主流意识”来。我们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大时代,大时代要有大精神的,要有宏大的气魄和宽容的心态。大时代的精神不是拒绝《小时代》等的所表现的“年轻话语”,而是要以更大的宽容性来容许各种的主题和话语影片,宽容精神应该是大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实,我们不仅该容许《小时代》,也同样应容许《泰囧》、《致青春》、《西游降魔篇》等等。之前,有宏大题材、表现主旋律的《建国大业》、《建*伟业》等等,我们又何必与《小时代》2和3过不去,郭敬明的电影再“拜金”、再“物质”也只是当前某些价值追求的反映,只是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反映,对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有人说郭敬明的身份内涵是80后的一种集体代表,这样的说法不太准确,郭敬明身份内涵顶多是80后群体的某些人、某些方面的代表,而不是“集体代表”。许多批评者担心郭敬明的“拜金”价值观会对年轻人造成不良影响,其实这是多虑了,社会思想意识现在是多元化的,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往更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没那么容易轻易听信郭敬明的。至于说郭敬明《小时代》的“非主流”的价值观表现出一些青少年对物质的迷恋态度、对成功的迫切渴望等,这也应该具体分析,第一,沉溺于物质,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在年轻人中是有的,但并非全部年轻人都是这样的;何况,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的在成年人中也不少,不然哪来的刘志*等落马高官。第二,如果追求物质是适度的,没有沉溺于其中,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来体现自己的成功,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年轻人要学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这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时代,一部《小时代》电影,即使表现些许拜金思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用不着担忧和不安。我们相信年轻人,相信他们有独立的思维,未必《小时代》“物质”了,大家就会拜金。《小时代》只是大时代的一支小插曲,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必然会孕育出大时代的精神追求,对于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不必杞人忧天,它的负面影响,不会像一些人议论的那么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大时代的精神来宽容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