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pf/a_4518124.html患者男,65岁。既往高血压病史,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自述规律体检,现体检示患者脉搏低于既往水平,ECG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心电图1
解析患者心律规整,心率为48bpm。QRS波群时限正常(0.08s),形态正常,心电轴在0°-90°(I和aVF导联有正向的QRS波)。QT/QTc间期正常(/ms)。P波正向,但与QRS波无关,即PR间期可变,提示房室分离。I、II、aVF和V4-V6导联P波(+)正向,提示潜在的窦性心律,大多PP间期()是恒定的为75bpm。图2心电图2房室分离的病因有两种:一是Ⅲ度房室阻滞,心房率快于QRS波;二是逸搏节律(房室交界区性或室性),心房率慢于QRS波频率。逸搏心律的病因判断是依据QRS波的波形而不是频率。心电图中的QRS波形态正常,因此,患者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图中出现3个长PP间期()且每个长PP间期对应一个QRS波(v),由于QRS波终末部分出现负偏转,因此形态稍不同(^),这提示逆行P波存在。逆行P波使得窦房结重新发放冲动,这样就很好理解长PP间期形成原因。虽然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在高达40%的病例中可见VA传导。这可能是因为:第一,顺行和逆行房室结传导参数不同;第二,房室结双径路,其中一条能够进行VA传导;第三,隐匿性旁路通道的存在,仅以逆行传导的方式进行传导。其中最可能的解释是隐匿性旁路。此外,两个P波(*)提早出现并且和其他P波形态不同,为未下传房性期前收缩。在《*宛临床心电图学》中也有相关例证:图3完全性房室阻滞,逆向的V-A传导存在两条Ⅱ导联心电图系连续描记。P-P间隔与R-R间隔都匀齐,P波频率快于QRS。上条中,起自交界区逸搏灶的冲动仅下传至心室,产生QRS波,未能逆传激动心房。下条中,交界区的逸搏冲动既能下传心室,也能逆传至心房,在每个逸搏搏动后出现一个逆传的P波。这表明房室前向传导完全阻滞时,本例房室传导系统的逆向(V-A)传导能力仍部分保留。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你答对了吗?
参考文献:
[1]ECGChallenge:SlowPulseonRoutineExam.Medscape.Apr18,.
[2]*宛等.《*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
[3]中国心血管病相关专家小组.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1(4):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