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和我们的心律失常热线里,我们发现关于检查结果的咨询总是最多的。虽然小编们在前面的章节详细介绍过“动态心电图”检查了。仍有不少患者会问我们:“我已经做了“心电图”了,为什么还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呢?我们的解释是: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只是反映即时的心脏电活动,一般只能反映10几秒的心跳。而我们俗称的“动态心电图”,一般可以记录到至少24小时的心脏电活动情况。动态心电图的用途非常多,优点也很明显,大家可以看一下平台上以前的介绍文章。由于最终的报告会是一大段文字,很多读者朋友们甚至部分社区医生都会看得晕头转向。今天我们结合一个实例来详细讲解下,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对“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张报告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最上面是心电图的记录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下面三行记录的是24小时的心率情况,一般正常情况下:①24小时内的总心率波动于-次,24小时平均心率波动于55-95次/分。②夜间睡眠心率会有所降低,一般会波动于40-60次分。所以读者朋友们,如果看到自己的最低心率小于50次/分,可以留意下后面记录发生该心率的时间,如果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一般不需要太担心。
再来动态心电图的结论部分:第一行,描述的是检查者总体的心律类型:如窦性心律,那就是正常的;这位患者存在着心房颤动,那就是不正常的心律,由于房颤下心率会时快时慢,报告单上也记录了因为房颤引起的缓慢心跳(长R-R间期)的次数和时间。
我们的报告上接下来几行,一般描述的是一些记录到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的发生情况,比如出现早搏的次数,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以及主要发生的时间段。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可以为临床医生对心律失常的判断和治疗提供很多的帮助。
当然咯!动态心电图可不会只数心跳,也会检测,观察检查时间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在动态心电图中,心肌缺血常被描述为“ST-T变化”。这份报告中并没有出现对ST-T的变化描述,因此这位被检查者在24小时内并没有发生明确的心肌缺血事件。
虽然动态心电图对医生和患者的帮助很大,但它也有“短板”,就是它记录的时间仍然有限,通常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只能记录24小时内发生的心脏事件。对于发生不频繁甚至几个月才发生一次的情况,它就显得爱莫能助了。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于这些偶发的心脏事件,医生的手中也有了更好的“破案”工具,我们会继续向大家介绍。
DrFu&DrYu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